□ 本报通讯员 刘照玲 程磊
“我们企业主要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最近,我们研究团队一直着力推进蔬菜打包胶带粘力提升,但是胶带的粘力始终达不到客户指定的效果。在交流会上,山东大学程潇教授提出可以通过检测胶带成分,改进比例,能形成各种不同粘力的胶带,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五莲县金乔包装企业总经理李卫拿着成品胶带边展示边说。
近日,“‘莲’接校企 创新提质”新材料产学研对接交流会在五莲县法桐小院举行。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名专家学者与华贸新材料、中鑫新材料、亿鑫电子等8家县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创新资源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产业升级离不开创新平台的基石作用。五莲县科技局副局长刘祥光说:“此次研讨合作,正是以提升平台能级为核心目标,旨在打造一个兼具前沿技术探索与高效产业转化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为区域产业升级装上强劲引擎。目前,全县已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科研载体矩阵,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7家。其中,更包括了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这些高能级平台不仅聚集了高端研发资源,更为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
如何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高效奔向生产线?打通转化通道是关键所在。近年来,五莲县精准施策,累计承担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基于孔结构调控的固废基发泡陶瓷关键技术研发、生态低碳茶园建设及茶叶减排智能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AI的汽车轮毂缺陷检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等7项,获得财政扶持资金240万元。这些资金如同“催化剂”,重点支持那些面向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转化前景明确的研发项目。
位于市北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的山东德重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环保材料研发、绿色建材产品生产及节能铝木门窗型材制造的企业。经对接,企业拥有多项知识产权,新型涂料研发与应用项目前景广阔,该县便指导企业申请科技贷,以风险补偿政策优势,打消金融机构“不敢贷”顾虑,为企业争取贷款300万元。
为帮助企业更好发展,五莲县科技局帮助企业对接济南大学研发团队,针对“用于臭氧分解的铁基功能涂料研发及应用”联合展开专项攻关。目前该研发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其成功应用将有效提升相关环保产品的性能与市场竞争力,为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新方案。
为加速成果转化,该县还积极构建“需求库—项目库—成果库”联动机制,通过“科技红娘”的精准匹配,推动高校专利成果与县域企业技术需求高效对接,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无缝衔接。
目前,全县已初步构建起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新材料等鲜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生态,特别是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五莲县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加速壮大。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五莲县在推动产学研融合中,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育结合。一方面,依托高校资源,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企业专家工作站等,鼓励高校导师带团队、带项目深入企业一线,如山东大学教授马莉不定期在合作企业山东艾利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驻点指导。
另一方面,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企业深度参与高校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这种双向奔赴的人才共育模式,为产业持续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谈及未来发展路径,五莲县科技局副局长陈洁表示:“我们将持续深耕‘科技红娘’角色,推动校地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下一步将着力提升创新联合体的运行效能,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等县域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绘制清晰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引导创新资源精准滴灌,以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为五莲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