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打造农村“医康养”驿站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 全媒体记者 崔维莹 通讯员 管仁婷 孙业勇
“以前,胳膊一点也不敢动,年纪大了,远的地方,自己也去不了。”近日,在莒县店子集街道胡家村,村民李明迎高兴地说,建在“家门口”的“医康养”驿站太好了,来治疗了几次,效果非常好。
一大早,胡家村“医康养”驿站就热闹了起来,老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健康监测、营养餐饮、康复理疗、精神关怀等全方位照顾,医护人员用专业技术和细致关怀守护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这里不仅是医疗站,更是老人们的“第二个家”。
面对慢性病负担重、农村养老难的挑战,莒县以基层医办养结合为突破口,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建设“医康养”驿站,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蹚出一条基层卫生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店子集街道胡家村利用828平方米闲置场所,由店子集街道卫生院延伸举办胡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里合作建成了“医康养”驿站,打造医、康、养、乐、防“五位一体”的社区服务模式,通过“固定家庭医生团队+医生轮转”的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老人来到这里之后,我们会对他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并有专业的医生出具诊疗方案。”胡家村“医康养”驿站医生孙常可介绍,驿站专门配备了冲击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等专业的仪器来服务村民。
据悉,“医康养”驿站设立了医疗区和康养区,在服务内容上更是做了精细规划,提供从专业照护到慢病管理、康复理疗、疾病预防的全方位服务,让居民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快转诊”的优质医疗服务,切实解决日间照料难、就医远等难题,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有尊严、高质量的欢乐晚年。
与此同时,老人不仅可以到“医康养”驿站享受到各种服务,针对行动不便和子女不方便照顾的老人,驿站依托网格员和家庭签约医生,主动上门开展健康监测与个性化管理,形成家医服务、入户调查、社区动员、优势互补的可持续化精准服务。社区划分为4个网格,建立家属联络群,重点关注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及慢性病患者,动态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实时共享与应急响应。
“我们有点不好受,医生很快就过来了,上门服务还免费。”村民周子荣的孩子平时在外工作,回家次数有限,总是惦记老人,村里有了“医康养”驿站以后,老人们的孩子也可以安心在外工作了。
“医康养”驿站,是由医院联合村集体共同打造的一个“看病+养老”的地方,更好地为老年人解决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打通了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该驿站已为社区内3592人建立健康档案,累计服务失能半失能人员118人、慢性病患者607人,通过提供日间照料、营养午餐、康复训练、文化娱乐、药食同源产品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真正实现“健康有保障、康养在身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