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新岚山20230802期 >> 第A4版:要闻
小茶叶变身薄家口村致富“金叶子”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近日,行至巨峰镇西北部,沿盐茶古道蜿蜒而上,薄家口村坐落于此。
  甲子山前、北垛南麓,薄家口村三面环山。铺山盖岭的茶园似碧波滚滚,身处其间,只见层层叠叠的茶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微风恣意荡漾,漫山遍野的清新扑面而来,鼻息间尽是淡淡的茶香,浸润肺腑。
  作为最早开始推广茶叶种植的村庄之一,薄家口村629户拥有2300多亩的茶园,占全村耕地面积95%以上,形成了家家有经营、户户有产业的发展格局。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薄家口村还是一片黄色的沙土地,又因地形似簸箕,被当地人称为“簸箕口”。
  “因为沙土土质的关系,我们村之前种什么庄稼都没有收成,就是一片贫瘠的山丘……”薄家口村党支部书记宋伟说道,“当时只有少数几家农户种茶,种植面积也不大。种出来的茶也多是自己喝,并不流入市场。”
  彼时的薄家口村没有支柱产业,一穷二白,大多数青壮年选择了外出务工,村民生活十分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1996年,薄家口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多方奔走、调研后认为,薄家口村的耕地并非种植农作物的良田,却是发展茶叶种植的沃土,乘着“南茶北引”工程的东风,薄家口村可以大力发展茶产业。
  “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村民不认茶,书记就每天起早贪黑,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劝说,一边带领着数十名村民昼夜奋战,硬是用一筐土一筐土垫出来一片四十多亩的茶园。”宋伟感叹道。
  建好茶园是第一步,村里马不停蹄,着手研究茶种选配和茶叶生产。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努力,薄家口村的田间地头飘出了茶香。不承想,当地的黄棕壤土种植出来的茶叶叶片肥厚、肉质好、香气高、耐冲泡,一度成为市场上的紧俏货。同时,村民薄怀江实验茶叶冬暖式大棚成功,日照市面上第一次出现了“冬茶”。
  “当年,我们村的茶叶到了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村里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就更热衷于种茶了。”宋伟说道。此后数十年,薄家口村的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不过村民始终是自种自采,在家里炒完后再背去交易市场售卖。“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让茶农致富的同时,品牌效应却越做越小。
  这一情况在市政府办公室派驻巨峰镇薄家口村“第一书记”童晓强驻村后得到了改善。2020年7月,怀揣着造福一方百姓的情怀的童晓强,来到了薄家口村。“决定要来的时候是觉得这个村子条件基础非常好,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发展,如果不解决的话实在太可惜了。”童晓强说道。
  面对每家每户种散茶,收益不高的情况,他的心里渐渐有了盘算。“先和几个收茶叶大户沟通,把价格定住,保证村民的利益,在这基础上打造一个茶仓,村民们种的茶可以集中在这里售卖。”通过招商引资,村里建设了薄家口茶叶标准化加工示范园,改变了传统“家家支锅、户户冒烟”的粗放式加工。
  “鲜叶交易市场离这儿不远,茶企早上从市场收完鲜叶之后可以直接来这儿加工,省时省力。”童晓强介绍,如今,园区内先后发展起御园春茶厂、薄家口茶厂、日照茶仓等众多优秀的茶企,按照“统一加工标准、统一CS认证、统一品牌”要求,实现茶叶加工清洁化、规模化、集约化。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童晓强干劲十足,不忘深耕全村人居环境治理。在他的带领下,村里重新修整了坑洼不平的道路,其中户户通硬化路长约8000米,约1350平方米,沥青罩面约15180平方米。同时,对村内路灯及其他公共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并积极打造邵家府美丽村居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加了薄家口村荣誉度和知名度……2021年以来,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景区化村庄、省级美丽村居。
  今年76岁的薄子峰是地地道道的薄家口村村民,看到这几年薄家口村的变化,他喜滋滋地说:“没想到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日子。村民们的腰包从瘪到鼓起来,每天那都是打心眼儿里的高兴!”
  一棵棵茶树,一个个茶园,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画卷,也打开了乡村振兴、实业发展、民生福祉的新思路。“目前,薄家口村‘休闲会客厅’正在建设中,建好后可以更好地带动游客尝到薄家口村原产地的‘第一口鲜’。我们也计划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人才、技术投入力度,研发原产地茶叶品牌,围绕‘小茶叶’做出‘大文章’!”宋伟信心满满地说道。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新岚山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茶叶变身薄家口村致富“金叶子”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