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讲究的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黄墩镇张家沟村根雕手艺人张可好利用树根的天然形状和纹理,通过少量的雕琢,展现出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咱现在雕的这个作品,叫《松鹤延年》,寓意健康长寿、吉祥美满。这个作品选的材是长白山沉香琥珀木,主要用的是圆雕手法,这个做成了是个花盆架,可以放个多肉。”张可好边制作,边跟小编介绍起来。
今年63岁的张可好,是个土生土长的黄墩人,早年跟随家人闯过东北,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根雕,从此便喜欢上这门手艺。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制作根雕,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张可好的文化小院内,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根雕作品,体现了张可好对于根雕满满的喜爱。
据张可好介绍,根雕是一种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和纹理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它是我国传统的雕刻艺术之一。根雕主要有浮雕、圆雕、透雕等手法,这门艺术讲究的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即在创作中,艺术家需要充分保留和利用树根的天然形状和纹理,通过少量的雕琢,展现出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尊重木材的天性,保留木头的灵性,将自然的木材打磨成精美的作品,是根雕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在创作过程中,以心为器,精心雕琢,通过几十年的练习和实践,方能练成精湛的技艺。
“根雕是我一辈子最喜欢做的工作,每次做一个作品,我都很期待做出来的成果,经常做到晚上很晚。虽然年龄慢慢大了,但是确实是喜欢,我会一直做下去。”谈起将来,张可好脸上流露出掩不住的喜爱。
榫卯、柳编、草编、根雕是黄墩镇保留至今的传统技艺,数十年来,这里的能人良工择良材施巧功,在力与美的碰撞中精雕细琢、物尽其用,将大自然馈赠的丰厚物产塑造成一件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美器物,在世代传承中留下时代的印记,镌刻着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
下一步,黄墩镇将进一步挖掘根雕等传统技艺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按照“一院一品”的原则,打造更多富有特色、引领力强的文化小院,将“小院子”打造成“强载体”,展示出“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