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新岚山20241129期 >> 第A1版:要闻
日照岚山“跨村联建”点燃民富村强新引擎

  初冬时节,朝元山下,一片有机茶园里,赵桂生和工友们正在精心管护茶叶。
  赵桂生家住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东赵家庄。立秋刚过,这里迎来了秋茶采摘旺季,赵桂生的活也多了起来。
  “这里原来有2亩地是俺家的,去年好不容易流转了出去。”赵桂生笑着指指眼前的茶园,锄头一抡,开始弯腰锄草。“俺们农民,一辈子只会种茶。俺今年61了,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日子别提多幸福。”
  就在前几年,赵桂生还在为了生计发愁。“种茶看天吃饭,年景好了一亩地挣个万儿八千,年景不好得舍本。”事实上,看着隔壁后黄埠村的茶农纷纷流转给了大企业统一种植,赵桂生也眼馋。奈何她所在的东赵家庄茶园面积小,茶园分散,几家大型茶企都没有流转的意愿。
  改变,源于“跨村联建”试点工作在岚山区的全面铺开。去年以来,岚山区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深入开展区域融合共建行动,确定了66个村级党组织,结成33个共建片区,推动各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在此背景下,东赵家庄联同后黄埠村等周边7个村共同组成了茶香凤鸣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赵桂生家的茶园和后黄埠村的300亩茶园一起打包进行了流转。
  跨村联建,让村民和村集体都跟着富了口袋。“村民的土地以一亩2500元的价格流转,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还有三四千的收入,一年能多收入五六万元。”后黄埠村支部书记刘杰算了一笔账。“现在村里大变样,人气越来越旺。茶叶质量、价格越来越高,就连茶园民宿、茶餐厅、茶馆都开起来了,这些都交给我们村统一管理。”刘杰说,去年,后黄埠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他估摸,今年能突破100万元。
  “跨村联建,可以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合涉农资金,以片区为单位实施优质产业项目。”岚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国磊认为,“跨村联建”的重要使命就是攻克乡村振兴难题,打造村集体优势特色产业,驱动民富村强新引擎。
  在距离后黄埠村15公里的甲子春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也同样迎来了茶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该片区的核心村薄家口村,坐拥2400多亩的茶园。在江北最大的薄家口鲜叶交易市场,每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来自济南的商户陈彦军早早赶到薄家口,签下今年秋茶的第一笔订单。“今年来收茶叶,发现周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村里就能找到住的地方。”在一家茶叶加工企业里,陈彦军一边盯着茶叶炒制的火候,一边侃侃而谈。
  陈彦军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薄家口收购茶叶,由于要亲自盯着茶叶炒制品质,他每次来都在村里住上十天半个月。农村没有能落脚的地方,陈彦军只能住在镇上或者更远的地方。
  像陈彦军这样的情况,薄家口村书记宋伟早已关注。“都说要茶旅融合,现在茶产业作出名头了,就缺能游玩,能落脚的地方。”去年,薄家口和后山旺等15个村共同成立片区后,宋伟知道,机会来了。“我们村有产业,后山旺村有自然资源,几个村一起齐心协力,一定能做出样子。”
  今年,在宋伟的牵线搭桥下,甲子春旺片区和第三方共同开发了山旺茶乡度假村,该项目将旅游、研学、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目前,该项目一期预计年营收2000万元,带动直接就业80余人,年人均增收6000元,村集体收入稳定在50万元。
  截至目前,以区域融合共建为载体,岚山区累计统筹各类资金1.14亿元,重点打造46个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1834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597万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新岚山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照岚山“跨村联建”点燃民富村强新引擎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