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日照市岚山区雷锋救援队意外收到一封来自河南新乡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新乡医学院对四年前洪灾救援的深切感激。
2021年7月份,河南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天气,7月23日下午,雷锋救援队作为岚山派出的救援力量之一,前往河南新乡协助当地救援,在前线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信中写道:“你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的技能,为社会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一封感谢信,重温了四年前一场千里驰援的感人故事,也照亮了这座城市崇德向善的精神底色。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将“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作为七大重点任务之一。
对于岚山而言,城市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精神文明的积淀。在岚山,像雷锋救援队这样的好人好事并不是个例,还有李国栋、孔辛亮、宋常君、陈祥团、李业秀、董加永、丁明来、周庆华、爱岚志愿服务队……道德的温度升腾于岚山的街头巷尾——
董加永自2019年退休成为一名职业婚姻调解员以来,调解720余个岌岌可危的家庭,其中400余对夫妻经过她的调解,重归于好。她用爱心、热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全力为问题婚姻把脉、问诊、开处方,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成立于2022年的爱岚志愿服务队,吸纳了队员148人,主要参与道路救援、抗洪救灾、寻找走失人员、义务献血、公益宣传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应急服务累计超2300人次,收到136面锦旗、200多封感谢信,用凡人微光描绘城市的文明底色;
“中国好人”宋常君,被誉为“5元理发师”,1990年,15岁的宋常君开了村里的第一家理发店,至今已有30余年。从最初的收费3毛、5毛,到后来涨到5元再也没有变过,这是宋常君与街坊四邻无言的约定。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涨价时,宋常君说:“他们本身手里没有多少钱,不涨价就算是为大家服务了”。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岚山人民最真挚的善良。2024年,宋常君上榜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
……
岚山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将崇德向善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机制,岚山正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明城市样板:
构建道德模范立体化选树网络,多部门协同、媒体寻访、自荐互荐,坚持眼睛向下、聚焦基层一线,让“小城大爱”熠熠生辉。截至目前,岚山区已涌现中国好人23人、山东好人96人、省级道德模范4人、市级道德模范47人、“实诚日照人”59人、最美岚山人62人。
设置“好人典型库”,将杨洪永、宋常君、滕敦军等根植本土、品德高尚的典型纳入其中,立好涵育乡风文明的价值“风向标”,确保选树的标杆立得住、叫得响、传得远。
打好宣传“组合拳”,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通过好人宣讲、好人事迹巡礼、打造好人工作室、“文明岚山”公众号推送,让“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让感动直抵人心。
建立“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社会激励”的暖心机制,鲜明树立“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形成“老典型常青、新典型辈出”的星光长河。
如今,雷锋救援队和爱岚志愿服务队的车辆依旧穿梭不息,他们后备箱里的救援工具、宋常君手中的理发剪、董加永奔波忙碌的身影——这些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坚守,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的生动体现。在这片热土上,崇德向善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推动岚山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