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人与自然的心心相印
︱︱︱读刘学刚的︽中国时间︾
  

□路来森
  时间,本是抽象的,可聪明的中国人,却在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为时间界定出二十四节气,如此,就化抽象为具象,将时间具象化了。具象化的结果是:不仅使时间呈现出鲜明的物候特征,而且还赋予二十四节气以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而刘学刚的《中国时间》,就是对作为时间标志的“二十四节气”的解读。
  刘学刚的独特之处,在于写物候特征,不是笼而统之地去写,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以鲜明、具体的细节写出。他写一个节气到来之后:泥土的变化、草木的变化、虫鸟的变化,写节气在农业生产、农民身上呈现出来的变化。他甚至把观察物候变化的视角,触及自己所到的某一个校园、自己亲手种植的一畦菜蔬、自己亲手栽植的某一棵树木,如此,从一小的视角切入,小中见大,以达“见微知著”之效果。
  刘学刚的更为独特之处,还在于把物候特征,同“乡情乡思”结合在一起,这并非是观察视角的狭隘,实在是刘学刚“刻意为之”。他写家乡的一座山、一块地、一道岭、一条河,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书写它们在不同季节里,所呈现出来的美好景致,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家乡的爱,对家乡的情——— 真可谓“情之所至,一往情深”。
  著名作家王祥夫先生,在其为《中国时间》所作的“推荐语”中,说道:“刘学刚在每个节气到来之时,在乡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和动物活动,开荒种菜,并写出了这部《中国时间》。”这提供给我们关于刘学刚“体验”的更为深刻的启示:这种“体验”,来自肉身,更来自心灵的感悟。
  而这份“感悟”,则重点体现在刘学刚对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民俗认知上。
  刘学刚在感悟二十四节气时,首先注重的是“文化记载”。例如,对《礼记·月令》《逸周书·时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等书籍内容的引用。述惊蛰,曰:“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蜇虫惊而出走矣。”述霜降,则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这样的“文化记载”引用,书中很多,它们,大多是官方的表达,是建立在淳朴甚至简单的科学依据上的,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就不仅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权威性,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得《中国时间》一书,有了一份特别的严肃感、厚重感。
  民俗,是民间百姓,对物候现象长期观察,所积累的经验的总结,或者表现,可以说,它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刘学刚在阐述每一个节气时,都大量引用了民间俗语,或者谚语,以之证明某一个节气的“季候特征”。例如,“立春晴,一春晴”“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的老汉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俗语、谚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凸显了“季候变化”同农业生产的关系,而对这些关系的阐述,实在也是对农民智慧的一种张扬,一种讴歌。
  述“民俗”,刘学刚还抓住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美食。与季节相呼应,每一个季节,中国人都创造出了相应的美食,这与“医食同源”有关,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有关。很多美食,是众所周知的,刘学刚自然述及。但刘学刚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抓住了一个“野”字——— 草野之美食。而这样的“草野美食”,似乎更民间化、民俗化,更能彰显一个季节与乡间百姓的关系。
  例如,立夏之后,他就写到了“地皮菜”。“地皮菜,也叫地衣、地木耳等,单是这样的名字,你就能看出它的草野性,但它却是一种真正的“应季节而生”的美食。“它形似木耳,黑里透绿,一朵朵一团团附着在草棵上”,可凉拌,可热炒,可煲汤,“滑腻鲜爽,脆嫩甘香,实为菜中稀有之品”。
  物候、民俗、文化,有机融合,从而打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与自然,达到了心心相印的境地。
  《中国时间》,是一部非虚构性作品,但它毕竟是一部“作品”,因此,就具备了很强的文学性,呈现出亮丽的文学语言之美。
  这,得自刘学刚对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引用和阐述,特别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运用,每一次“引用”都是紧扣某一季节,让那一季节的特征,华彩生辉;更得自诗人出身的刘学刚的特异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语言中,大量运用比喻、博喻、通感等表现手法,使得文章语言,汪洋恣肆,生发出强大的张力,从而,也就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据《南京日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连载·读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人与自然的心心相印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