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烽火日照》对日照现代史文学书写的借鉴意义
图片
  

山来东/文
  前段时间我读了刘加云老师对辛崇法先生所著《烽火日照》的评论,当即与刘老师联系,问他在哪里能买到该书。刘老师说本书是作者为市关工委在学校开展“两史”教育做公益的,不对外销售,并给了我辛老的电话。我虽与辛老同乡,但从没谋面,没敢冒然打电话,而是托同乡辛本亮、卢绪海求书。7月27日下班后终于收到辛老赠我的这部厚重的《烽火日照》上下卷。当晚即阅完上卷大半,不知不觉已至深夜,第二天又在办公室看了一天,全书已大致浏览一遍。
  该书主要记述了现日照区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段现代史。上卷是编年体,时间精确到年月日。这不但是一部关于日照的党史、革命史,还是一部日照的抗战史、地域变更史、军队演变史、部队轮防史……下卷是纪传体,分三个部分:《烽火足迹》记述了在日照工作和战斗过的陈士榘、梁兴初、谷牧、万毅、吴瑞林等开国将领留在日照的足迹。《烽火撷英》记述了郑培明、安哲、尹景伊、郑天九、常恩多、董振彩等30位烈士的事迹。《烽火随笔》则记述了对亲历者陈雷(牟春霆)、辛玮、吴克力革命前辈的采访回忆及作者关于日照革命史的一些随笔。
  该书不仅内容详实,还收录了近400幅战时珍贵的照片和报纸,因年代久远,这些看似模糊的照片,每张背后肯定隐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但是最让我感触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书中的每一个时间和数字,有的时间精确到时辰,许多地方还相互印证,这在口口相传的年代并非易事,写过《革命烈士山世传》的我更深有体会。因为一个人讲述的并不一定可信,而两个人讲述的又不一定符合,有时为了求证一个时间要多方落实,需要下很大功夫。虽然辛老曾在市民政局任过职,或许有工作上的便利,但其中众多的时间、数字,他肯定付出过很多心血和汗水。因为这不仅是一部向先辈致敬的书,也是一部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书,他要对历史负责。好在辛老是个严谨、执着、勤奋的人。
  辛老的严谨可以从下面一件小事看出。我在《烽火日照》中读到:“从匾山派来招兵的四连指导员董宪法、六连连长山世传(孔家沟人)等也被捕。”因为我与山世传烈士同村,也写过关于他的文章,对于山世传所属哪个部队一直困惑。于是发信息向辛老求证。辛老没多久就回复:“对山世传的职务问题我曾反复考证过,有三种说法,一是建塔时的《日照县抗日烈士志》,表述的是二旅四团二营六连连长;一是1979年日照县烈士普查后,于1982年编印的《日照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上的记述为七区区中队,职务中队长。这两个记述虽不一致,因那时又没有档案记载,据考证分析,山世传烈士早为七区区中队队长,后调入山纵二旅四团二营任连长,又与董宪法一起由四团派往朱信斋独立营任新兵连连长,此时正值朱叛变,遭到朱信斋杀害的。在《烽火日照》上下卷关于山世传烈士的职务表述可能不太一致,因写董政委这篇文章是上世纪80年代写的,烽火纪事是在2009年以后整理的,因都不是以写山世传为主的,没有详细对照。战争年代部队变化大,今天在这里打一仗,明天到那里打一仗,采访时,这个说在山纵,那个说己派到独立营。过去比较了解情况的是中联部的吴克力(辛崇變)同志和他的父亲、黄墩一村的辛勺三先生。顺便给您发去我参考的《日照县抗日烈士志》关于山世传职务资料的原件。谢谢您提出的问题!另外,您读后,有时间可点评,有些问题可一起探讨,以求更加准确无误。”我结合辛老提供的资料发给他自己对山世传烈士的考证和分析。又收到辛老如下信息:“山世传的牺牲时间应为1941年无误,抗日烈士志写的是1940年时间有误(已在《抗日烈士志》上附有更正说明)。《烽火日照》记述山世传的牺牲时间是准确的。您考证的其职务为四团二营六连连长应是准确的。另外,山东纵队于1938年年底组建。1940年9月在莒南进行整编(见《烽火日照》上卷245页),原山纵第二、第九支队改编为山纵二旅,辖四、五、六团等。其中原山纵九支队一团2、3营改编为四团,四团也是二旅中唯一有红军建制的连队,也就是山世传所在的团,改编前九支队主要活动在莒县、日照、莒南、沂水、赣榆一带。1942年12月,该团合编到一 一五师。您的考证是准确的。谢谢您的考证!”
  辛老这两大段信息,我原话粘贴过来共享,就是想与大家一起学习他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写这样一部书,其中的内容,包括时间、数字还有什么让我们怀疑的呢?我们只能借鉴、学习。刘加云老师说看了该书,又把他的新作修改了一次,以求更切近史实。我看了这本书,也解开了许多疑问,把原写的《革命烈士山世传》重新加工了一遍。
  辛老退休后,仍孜孜不倦,与时间赛跑,着手整理大量资料,听说后面还有几部大作将陆续面世。凭他这份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这些著作肯定会很有价值,很有分量。我非常期待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读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烽火日照》对日照现代史文学书写的借鉴意义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