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习惯的力量
  

刘春明
  文文、莎莎是同一小区的同龄孩子,老早就是同学。乖巧、伶俐是她们小时候给周围人的共同感觉。
  学龄前,文文的妈妈洗衣时就将孩子的手帕、小袜拿给文文自己去洗。莎莎看到后,回家亦学着文文的样子。莎莎妈说别捣乱了,你洗不干净,妈妈还得重来。或者“有妈妈在,这事用不着你”。几次以后,莎莎知趣地退出了。
  周日爸妈外出,文文与弟弟在家写完作业,姐弟俩一合计,分工打扫室内卫生。爸妈回家后总是爱抚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莎莎回家也在拾掇,妈妈一脚踏进门里:“怎么搞的?作业写完了?家里的别事不用你管,只需你把学习搞好……”
  家里添置或更新电视等物品,文文爸爸总是在孩子都在家时提出,文文、弟弟每次都是积极谈出自己的想法,提出的建议也在采购物品时得到应有的重视。莎莎爸爸不以为然,“此等事我说了算,能跟她妈招呼声就不错了,哪容小孩乱嚷嚷”。如此下去文文觉得,家里的事就是我的事,既该参与,又应分担。莎莎则是“事由他们安排,与我何干,说也说不上,干又瞎掺乎”。文文、莎莎的生活主体、客体意识,生活态度就这样迥异了。
  一到放假,莎莎几乎是整个假期十点前少有起床,即使学习也常常躺在床上看书、趴在床上做题,一副慵懒的样子。
  文文假期也睡个懒觉,但几天后,文文妈妈总是适时发信号,文文也按时起床、洗漱、朗读。
  周一学校升国旗,文文总是穿上洗干净的校服,升旗过程神情庄严。莎莎则是时穿校服,时穿时装,升旗过程偶尔还要与同学小声嘀咕一下。
  学生宿舍在教学区的西边,出入宿管大门,文文总是提前下车,推着单车走过。尽管学校有规定,莎莎仍是有时推着车走,有时飞车而过。
  日复一日,文文的规则意识、做事专注成为习惯,莎莎的自由散漫、似是而非已是如影相随。
  为了莎莎有个好的前途,家里从初中时就不惜血本为莎莎报了各种辅导班,莎莎对这一疲于奔命的安排,抵触、反感,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文文“做事力争最好,让爸妈过上最好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不仅书写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更多体现在沸腾的生活上。文文的作业本、试卷常常成为展览的范例,文化课成绩领先于全级,文文在乒乓球、短跑、管乐队、合唱队等活动中同样都有不俗的表现。
  文文的家里虽然人口多,生活不太宽裕,但妈妈总是调剂得有滋有味,文文姐弟俩回到家时,常常是先奔向年老多病的奶奶床前。
  莎莎家的经济条件不错,莎莎的时装也很潮,家中的应酬也颇多,酒场、麻将、牌局时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派热闹景象。
  多年后,文文进入了清华读书,莎莎因参与了社会青年斗殴,被看守所拘留。
  (作者单位:日照市岚山区碑廓中学)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征文】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习惯的力量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