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要用复读的精神来念大学
图片
  

卢绪海
  有位朋友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发挥得不是很理想,虽然考出了600多分的好成绩,但没有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因此孩子萌生了复读的念头。这位朋友征求我的意见,我说这个分数段的大学应该差不了,与其让孩子辛辛苦苦再复读一年,不如让他拿出复读的精神去念大学。
  不知道这位朋友后来有没有听取我的意见,不过,我把“要用复读的精神来念大学”这句话送给了见到的每一位大一新生。我告诉他们,考上大学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千万不能有“终于熬出头了,到了大学先歇上一阵”的想法。
  大学这四年,是人生中学习能力最强、吸收知识最快、记忆力最好的阶段,青春不可辜负,任何“疏于学习进取、忙于吃喝玩乐”的念头都要高度警惕。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要拿出复读的精神来念大学呢?
  首先,凡是有过复读经历的人都知道,复读的压力与初次高考的压力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很多人高考时目标还不是很清晰,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甚至进了大学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而复读就不同了,复读的目标通常都十分明确,这让学习有压力更有动力。无论是上中学还是上大学,有学习动力是很重要的,有些孩子之所以念不完大学就被迫中途退学,并非他们脑瓜笨,而是因为没有找到学习动力,从而陷入了游戏人生的泥淖最终酿成毕不了业的悲剧。
  其次,与中学课程相比,大学课程无论广度、深度和难度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不下一番苦功是不可能学有所成的。大学每门专业课的教材平均有四五百页厚,而老师往往只用几十堂课就讲完了,要想把这些专业课学精吃透,仅靠听老师讲还远远不够;加上现在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教材上的那点知识就算完全掌握了也不行,还需要在课外补充更多的新知识。因此,大学要想念得好,必须拿出复读的精神,比上高中更能吃苦、更肯下功夫才行。
  第三,与三年高中相比,复读最大的不同是,不再需要老师和家长陪在身边督促了,这一点跟上大学颇有相似之处。进了大学,尽管各高校有不同的规章制度,但是老师已经不再和中学老师那样事事都管着,家长也不再陪伴在身边,学生的自由度相对就大了起来,如果没有一点自律精神,很容易会“放飞自我”。只有拿出复读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去努力奋斗,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我们看到,现实中的高校大学生,尽管大部分人也很努力,但是读起书比上中学还用功的仍然比较罕见,遑论能拿出复读的精神来念大学的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与目前大多数大学“宽进宽出”的政策有关。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的大学都是“宽进严出”的,他们有多严呢?美国哈佛教育研究生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仅有56%的美国大学生能够在4年时间内顺利毕业,而多数学生需要花5到8年时间才能拿到本科学位。与西方高校相比,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就容易多了。国内号称“最难毕业”的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多年来屡创国内毕业率最低纪录,有多低呢?从最新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学生4年的毕业率平均超过85%。另一个传说中最难毕业的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2013年招收的本科生有1870人,2017年顺利毕业的有1806人,没能毕业的有64人,学生4年的毕业率高达96%。两相对比不难发现,这些所谓最难毕业的大学,与欧美高校的毕业率相比,也有天壤之别。那些普通大学,毕业率甚至高达99.9%,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有个段子嘲讽某些大学是“一流的生源,二流的教授,三流的毕业生”,这种说法尽管有失偏颇,但也反映出了某些高校治校不严、办学质量堪忧的现状。
  尽管中国和西方国家国情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做法,让高达半数的学生不能按期毕业,但是,如果让一个个不认真读书的孩子都能轻松毕业,显然也是对学生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段时间来,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近期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状况,真正把(教学)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陈部长的讲话精神应如何落到实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拿出复读的精神来念大学。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评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要用复读的精神来念大学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