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永远到底有多远
图片
  

商明晓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人生没有永远》的散文里写道,人世间不会有“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的结局。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杨绛先生对生活体味颇深,相信她的结论不是信口一说。网络作家美女多多的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不仅认为存在永远而且认为:永远就是从生到死的距离或从爱到不爱的距离。作家铁凝的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从对主人公心灵回归之路,大众命运的知觉和眺望,发出了“永远有多远”的叹问。以“永远有多远”为名字的小说、诗词、歌曲或其他文体的作品和文章还有很多。可见,这个“永远有多远”的问题让人们产生了广泛的好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有没有永远和永远到底有多远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一般来说,永远可以等同于永久,两个词虽然稍有差别但其大意相同,可以理解为一直是那样或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永远。如果从物质层面去理解,永远就是客观存在。物质作为世界的唯一特性,是不会消失的。只要是物质就会有能量,就不会消失。比如,地上的水干了,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而蒸发了,水蒸气在空中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形成雨或者雪。这是一种形式的转化,而不是消失。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质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到另一种形式。我们看天,天永远是至高无上,我们就生活在它的庇护之下;我们看地,地永远是那样的厚重,托起人类并向人类奉献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我们看海,海永远是那样的辽阔,没有任何选择的把百川纳入自己的胸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永远是有的,是指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从精神层面上说,永远有没有,到底有多远,这要看每个个体对永远的感悟。有一首歌名叫《向天再借五百年》,其中“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一句话就将整首歌推向高潮。有史书记载,康熙在弥留之际,处于对权力的不舍,发出了“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豪言!那么,在康熙的意识中,这500年就是他要的永远。如果真的再给他500年,我想历史不会由他改写,而他可能要改写自己的历史。康熙脱离不开自身存在的历史背景,因为他首先要的是其家族统治,是皇族、贵族的利益,其次才是天下百姓。这一价值观在大清一朝的历代皇帝中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再给康熙500年,那么,被钉在腐败卖国耻辱柱上的可能就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康熙大帝了。所以,康熙68岁而不是568岁去世,是幸事。他在位62年,已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永远。
  永远这个词经常被用来表达某种决心和态度,于是,它会在两个环境中被频繁使用。首先是恋爱当中的男女,本来共誓两人永远相爱,表示“海枯石烂心不变”,可是在很多时候,海没枯,石没烂,甚至连风吹草动都没有,心却已变,永远就变成了瞬间。如果说这是一种欺骗的话,那也太冤枉他们了。因为爱情能让人头脑中产生一种叫做PEA的兴奋剂,它能让人的自信心空前膨胀,同时也会使人丧失客观判断能力。试想一下,一个自信心膨胀,判断能力丧失的人,所做的承诺和选择,肯定会有商榷的余地。可见,承诺和履行,都不能仅凭热情,更需要冷静而严肃的思考。为了控制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随心所欲,从中国古代就出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道德文化,也衍生了诸如娃娃亲、童养媳、指腹为婚等剥夺年轻人选择的做法。其实,不管什么方式,相跟相守过一辈是永远,爱过恨过好聚好散也是永远。只是苦了那些此生做不了夫妻下辈子一定做夫妻的人,还有一辈子没有做够夫妻发誓下辈子继续做夫妻的人,因为他们今世没有完成任务,也就没有永远。
  相同的情况,还存在于一些“问题官员”的身上,永远一词在他们身上也被频繁使用。有的“问题官员”刚刚还在台上慷慨陈词,发誓要永远忠于党和人民,永远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余音仍然在耳,发声者却从主席台上直接走进了班房。有人据此认为那些信誓旦旦的永远,是一种表演和做秀,正说明了当事者的虚伪和狡诈。这样说没错误,但却过于表面化。我曾听到过一位官员的就职演说,那种对责任和权力的敬畏之心,永远做人民公仆的真情表白,都令我感动。我相信在当时他的态度是真诚的,心灵也是干净的。不幸的是这个人后来出情况了,他没有延续他曾经的真诚和干净,永远也就中断了,让人痛心疾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永远不仅与个人的性格有关,更是源于社会存在,会因环境和经历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实践。所以,不仅反腐永远在路上,对自己的自省与批判也永远在路上。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期盼对永远做出不同的解释,对其实现方式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并付诸自己的实践。不管是何种理解和选择,永远都是珍贵的,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如果大家真诚地对待永远、追求永远,永远就会与我们同在。反之,如果用一种玩味的态度去看待永远,甚至只想别人永远而自己却随心所欲,那就不会有永远。永远很短,有时只是一个瞬间,当董存瑞在举起炸药包的时候,当黄继光在扑向机枪眼的时候,那一瞬间,就凝聚成了永远。永远很长,它需要无数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永远到底有多远?只要我们有真诚之心,永远就在我们身边,会比我们想象得更远。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评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永远到底有多远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