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日照古寺(八)
光明寺(上)


  皇家寺院光明寺,坐落于五莲山大悲峰前,左右分别为望海峰和天竺峰。该寺始建于万历三十年(1602),三十五年(1607)建成,明崇祯和清顺治、康熙年间又多次复修扩建,逐步形成颇具规模的古寺院建筑群。光明寺山门面东,二门、三门面南。向北拾级而上为伽蓝楼,内有关公木雕像。楼前有“敕建五莲山护国光明寺碑记”(即明开和尚自述碑记)、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光明寺碑”等。
  院内有护法殿、五观堂、斋堂和禅堂。仁王殿(即大雄宝殿、简称大殿)是主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弟子,多为彩塑。大殿东侧有御书楼,藏经6780卷。寺西有“雨花深入”“莲峰书院”两处书院,还有娃娃殿、望海亭、钟楼、廖天阁等。
  鼎盛时期,全寺拥有楼台亭阁150余间,僧众300余人,土地、山场逾万亩。民国初年已不足百人,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寺内有僧30余人。光明寺寺僧属禅宗临济宗,住持自开山和尚明开起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共十八代。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土改复查时,因受“左”的错误影响,当地村民自发地将光明寺建筑群拆除,僧人也陆续还俗。之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五莲县人民政府从1982年开始对光明寺主体建筑逐步进行修复。至1987年,修复了大雄宝殿(光明殿)和藏经楼、伽蓝楼、西配殿(祖师殿)、钟楼和山门的二门等建筑。山门三门为水泥柱梁,悬山砖木结构,表面饰以明代旋子彩画,上方悬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光明寺”鎏金横匾。
  光明寺建筑古朴典雅,规模宏大,在清代已成为与九仙山侔云寺、长清灵岩寺、青州法庆寺齐名的山东四大禅院之一。
  佛教传入五莲山一带的年代尚无准确的考证。据记载,唐代就有了传播,宋时又有戒比丘在此建“云堂寺”“侔云寺”,今均废。明代建有五莲山光明寺地藏殿,遗址尚存。万历三十年(1602),蜀郡高僧明开(字心空)云游全国名山大川后,见五莲山雄伟秀美,喜曰:“缘在是矣”!遂择大悲峰下结茆定居,并因医治了李太后的眼疾而获万历皇帝恩准,请敕建山寺。明天启年间(1621—1627),有西域僧人过齐鲁,慕名游五莲山光明寺,留下贝叶经,使寺内藏经又多一佳品。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又多次对寺庙进行修复与扩建,其中尤以康熙二十二年(1638)扩建规模较大。清末,德国一传教士欲割五莲山寺庙属地建天主教堂,该寺住持赶往北京拜谒皇上,得到西太后慈禧懿旨:外域不得擅扰。寺庙方得以保护。
  民国初年,驻诸城军阀顾震部借维护地方治安之名,登记寺内古物,将寺内金钟、玉磬、明代瓷器、名画等劫掠而去。民国年间,曾有人想砸毁寺庙,当时的主持绪让赶到南京,拜请蒋介石保护这座寺庙,绪让从南京带回了两块大铜印,即“山东省佛教协会日照分会”和“山东省佛教协会诸城分会”。绪让因此在佛教界名声大噪。原光明寺寺僧属禅宗临济宗,住持自开山和尚明开起至1944年共十八代,共有房屋百余间,拥有土地山场4万余亩。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于五莲大悲峰前的向阳坡下。为明代寺庙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建成。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3间,长13.6米,宽12.12米,建筑面积为164.83平方米。檐高3.83米,通高9.475米,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1.4米。为前廊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石结构,青砖砌筑墙体,殿顶覆6样绿琉璃瓦。雕龙正脊、雕花垂脊,宝葫芦脊刹。正脊两端装有吻兽,前后坡垂脊均设一垂兽六(带仙人)跑兽。木构架上置椽、望板(望砖)、灰背和瓦件。前檐门窗为隔扇门窗,椽望、梁檩枋、连檐、瓦口、门窗等木构架、木基层刷红色油漆,椽头万字、虎眼彩绘。殿内塑释迦牟尼等佛像2l尊。大殿东侧筑御书楼,为藏书之所。西侧御幡楼,乃珍藏御赐物品之所。
藏经楼
  藏经楼位于五莲山大悲峰前向阳坡上的光明寺院内,大雄宝殿北侧。建于明代,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该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两层,硬山顶建筑,二层带前廊。长16.56米,宽8.56米,建筑面积为283.51平方米,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0.98米。为前廊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石结构,青砖砌筑墙体,楼顶覆6样绿琉璃瓦。雕花正脊,雕花垂脊,宅葫芦脊刹。正脊两端装有吻兽,前后坡垂脊均设一垂兽六(带仙人)跑兽。木构架上置椽、望板(望砖)、灰背和瓦件。一层高3.45米,檐高6.01米,通高9.895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日照往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照古寺(八)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