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九七Ο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
图片
  

赵德发
  中午和晚上依旧吃煎饼,炒一样青菜佐餐。青菜,多是胡家石河的亲戚和学生家长送给我的,有人当面给我,有人是上菜园回来,顺手拿一把放到我的窗台上或锅屋门口,让我每次看见每次感动。送菜最多的是一位表姐,她是我姥姥的一位孙女,待我特别好,多次让我到她家吃饭。再后来,大队给了我一小片菜园,在村子西南方向的河边,我在那里种上几样,有空就去浇水,而后拎着一把新鲜蔬菜回来。
  久而久之,这种简朴成了习惯。我在胡家石河工作两年加八个月,期间从来没有买过肉。这不是夸张,是事实。不是忌荤,是想省钱。最高级的食品是鸡蛋,母亲偶尔在杂面袋子里塞上几个,让我带着。有一次我炒了一个,恰巧让代销店售货员老景看见了,他撇着嘴连声耻笑:才炒一个鸡蛋?才炒一个鸡蛋?老景走后,我暗自慨叹:你笑话我炒一个鸡蛋,可你不知道,我是几天才炒一个呢。
  2003年冬天,我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双手合十》,去一些寺院采访,住在里面,一天三时吃素斋,有的和尚问我是否吃得惯,我说:吃得惯,我小时候基本上吃素。
  1973年冬天,父亲找人采石头,买木料,紧锣密鼓筹备盖屋。我有一次回家听说,父亲请人用拖拉机去圈子村拉花岗石,准备垒墙基,在路上把一个邻村男孩压在了车下。万幸的是,车轮辗过,孩子自己爬起来,竟然毫发未损,可能是路上有凹坑,抵消了压力。但是,这事让我们全家十分后怕。
  春暖花开时节,我的新屋破土动工,亲近的人都去帮忙。我大妹妹不上学,整天挑水和泥当小工。建房是一件大事,家里简直忙翻了天,父母却怕我耽误工作,不让我请假。我记得,为盖屋出力有这么两次:一次是去临沂运水泥。父亲托我三姨父在临沂买了一袋,用于抹墙缝,我骑车去一百里外,将五十公斤水泥驮回家里。再一次是周末回家,父亲让我早起挑水,将一堆土润湿,用于打墙。我想好好表现一下,挑了好几担水泼上,骑车走了。那土却因为太湿不能用,把我父亲气得够呛。
  他给我建的新屋,是那时候在农村比较时尚的“四不露毛”式,即屋顶用草苫起,只在四周用两行瓦。屋墙用石头垒成,内墙用“白矶土”代替石灰抹涂。建这座新屋,我家欠了好多账,陆续还了四年还没还完。我结婚分家时,分到220元债务。
  举全家之力,我才拥有了自行车。我在享受便利、满足虚荣心的同时,也领受了无穷的烦恼。为何烦恼?有人借车。那时,胡家石河全村只有一辆公车,两辆私车,但好多人都声称会骑,要借我的车子赶集、进城。我心软,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可是人家把我的车子推走之后,我却牵肠挂肚,老是担心车子受损。如果他们去莒南县城,我还放心一点,因为路好。如果是去别的地方,我就惴惴不安。因为从胡家石河往南去,往东去,路都在河道里,火石遍地,棱角如刀。车子被送回来,会发现轮胎上有一道道口子,车圈上有一处处伤痕。有的人根本不会骑车,是借了车在路上现学会的,我看到车把上、车铃上都有摔伤,便猜想这车在路上翻了多少跟头。还有,车包与坐垫也变得脏兮兮的,缠上的电影胶片也被撸成一堆,露出了大梁本身。我不好意思当面指责借车者,只能在他们走后,抚摸着车子痛心疾首。
  在学区或公社开会时,老师们闲聊,常说起借车的事。有的人深感头痛却又无奈,因为不借车,就与当地群众搞不好关系,不利于开展工作。也有人态度坚决:坚决不借,借老婆也不借车!我当时有老婆,却没娶来。即使娶来,也不能向外借吧?于是,我一次次忍痛割爱,让我的车子被别人骑上,恣意糟蹋。
  在1974年9月18日的日记里,有这样几句话:“今晚××来借车,被我拒绝了。他家是富农,太不通理了!”
  这说明两件事:第一,我也曾经拒绝借车;第二,因为他是富农,我才拒绝。然而,来借车的如果是贫下中农呢?我肯定还要借给他。
  (连载六十九)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悦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