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个安东卫进士的南渡北归
苏京评传
  

赵燕云

  因为清一直宣称他们得国最正:“我朝为明复仇讨贼,定鼎中原,合一海宇,为自古得天下最正。”(乾隆帝语)。所以他们在给崇祯帝作传时不吝颂扬之辞:如“承神(宗)、熹(宗)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太平”“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盛德度越千古,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不得不承认,朱由检的确是接了个烂摊子。他继承的帝国是一个岌岌可危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烂摊子。
  不仅如此,天灾也赶来凑热闹。他即位的当年,留都南京就发生了地震,而后天灾就没断过。
  人祸更甚,早已是帝国大患的北方满洲人已经开始时不时就到了京畿门口。而心腹之忧的农民军越剿越多。打仗需要花钱,摊派越来越多,起事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把明亡的责任归结于“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崇祯的另一大敌李自成在《登极诏》里面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这与崇祯帝的“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几乎异曲同工。
  至于大明遗老遗少,更是把他捧为一代圣主。岭南派诗人屈大钧就写道: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殄;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人的素质在明代诸帝中也属中上,与他那个几十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沉溺于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后世也仅有清代的雍正帝可媲美。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身体力行的青年才俊,换来的不仅不是帝国的中兴,反而是帝国的覆亡。现在对崇祯的评价多是“英明”的昏君或者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类。
  崇祯实无亡国之相,但很不幸当了历史的背锅侠。
  崇祯一死,不甘心降李自成的一些大臣们聚集于留都南京以图维持,既然死不了,苏京还是选择报答对他颇为知遇的崇祯皇帝。
  苏京从河南逃回安东卫后一段时间与其弟苏衮二人隐居于墟沟北固山上,听闻南京讯息后不再归隐,南渡赶往南京,加入他们的行列。
  明代自朱棣迁都北京后以南京作为留都,而且保留了中央主要权力机构——— 六部中的三部(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诏令“六部政悉移而北”,正式以北京为都。仍保留南京的都城地位,并在南京留置礼、刑、工三部,均加“南京”二字)。所以明代永乐十八年后的南京也可称为“留都”或“陪都”。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即位。朱高炽希望恢复南京的国都地位,又将北京改为行在。原来留置的南京三部去“南京”二字,并增吏、户、兵三部于南京,复原六部之制。但朱高炽刚即位不久即去世,迁回南京遂成泡影。当时对首都到底设在南京还是北京屡有争议。一直到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终于确定以北京为京师,南京六部前各加“南京”二字,遂成定制。
  作为留都的南京和北京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北京所在为顺天府,南京所在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所以除了没有皇帝和内阁,南京整个就是明帝国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备份。
  对于明朝的灭亡,后人是痛心疾首的,尤其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崇祯没有迁都,丧失了延续国祚的机会。因此人们认为,此事虽然与东林党只图名节不顾社稷,一味横加阻挠的迂阔行为有莫大关系,但崇祯的优柔寡断和不敢担责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时任左中允的李明睿曾多次建议迁都,清顺治年间邹漪所著的《明季遗闻》中有这样的记载:“李明睿议南迁(正月初三日),上召左中允李明睿陛见。明睿,南昌人,以总宪李邦华、总督吕大器特荐,起田间。至是召对德正殿。上问御寇之策,明睿请屏左右密陈,趋进御案。言臣自蒙召以来,探听贼信颇恶,今且近逼畿甸,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上曰:‘此事重,未可易言,’以手指天,言上天未知如何。明睿曰:‘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上四顾无人云:‘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宜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将坐汝。’上还宫,赐宴文昭阁。及太原陷,明睿复疏劝,上深许之。下部速议,而兵科给事中光时亨首参为邪说,言不杀明睿,不足以安人心。上曰:‘光时亨阻朕南行,本应处斩,姑饶这遭。’然而南迁之议寝矣。”
  从中可见,崇祯是想南迁的,但是他怕大臣们反对,只得作罢。
  抱阳生所著《甲申朝史小记》也记载:“二月辛卯,督师大学士李建泰上书请驾南迁,曰:‘贼势大,不可敌,愿奉太子南下愿奉太子先行。’壬辰,上召对平台,谕阁臣曰:‘李建泰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曰:‘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景文等遂不敢言。上复问战守之策,众臣默然,上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遂拂袖起。”从这里可以看到,崇祯很想迁都,但不愿意说出来,还要故作国君死社稷的姿态,希望大臣们劝他迁都,给他台阶下,可是得到内阁首辅陈演支持的光时亨却搬出唐肃宗时拥立太子架空皇帝的旧事,声嘶力竭地反对南迁,却又拿不出御敌对策,崇祯心中极为怨恨,只能痛骂他们是亡国之臣,显出了一副既想逃命又要立牌坊的猥琐形象。
  (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观点)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海曲钩沉】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安东卫进士的南渡北归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