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汉文帝的霸陵,原来是这么发现的

  近日,十三朝古都西安又带来一个考古惊喜。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汉文帝霸陵所在地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这一消息立刻登上热搜,吸引众多关注。
  提到汉文帝,有的网友开玩笑说:这个我知道,是窦漪房老公,电视剧男主……

江村大墓是如何发现的起源于一桩盗墓案
  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会上正式公布,汉文帝霸陵所在地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而非史料记载的“凤凰嘴”下。
  这一成果颠覆了自元朝起700年来史学界的普遍认知,确认了汉文帝陵寝霸陵的真实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而江村大墓的发现,还要从多年前的一起盗墓案说起。
  2002年3月20日,美国索斯比拍卖行即将举行一场“东方艺术品拍卖会”,拍卖图录上赫然载有6件于2001年从西安被盗出境的西汉黑陶俑。经过我方严正交涉,拍卖行才在距离拍卖20分钟时停拍陶俑。经过多方努力,陶俑于2003年回归故里。随后,相关部门对这6件陶俑的来历展开了调查,最终确定是盗墓分子从江村古墓盗掘的。
  2006年,在确认了这些陶俑出自江村古墓后,考古人员对这里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结果让考古人员大吃一惊,这里竟然隐藏着一座有着四条墓道的亚字型大墓。那么,这座大墓的主人是谁呢?

江村大墓为何是汉文帝霸陵多个证据解开“霸陵之谜”
  江村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地表无封土。《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治坟”,这与江村大墓情况吻合。
  经过探测,该墓墓葬形制为“亞”字形,据专家介绍,这在汉代当时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使用。墓室边长73米、深30余米,算上墓道的长度,东西长达250米,南北长达140多米,墓葬规模非常大,一般的臣民,包括诸侯王的墓均不会超过这一规模。
  据介绍,江村大墓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等西汉帝陵形制要素相近,整体规模相当。由此可推知,江村大墓为皇家陵墓。而该陵墓非同一般的高规格,就是“霸陵之谜”的第一个证据。
  在江村大墓四周,考古人员勘探发现115座外藏坑,围绕江村大墓呈放射状分布。2017年开始,考古人员对其中8座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汉代文物,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弩机及铁器、陶器等共1500余件。其中几枚铜印,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印章,竟成为揭示大墓主人身份的可靠证据。
  这几枚直径不到1厘米的印章,刻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字样,是明器官印的象征,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有象征官署机构的性质。而外藏坑围着江村大墓转一圈,相当于100多个官署机构围绕墓葬分布。这进一步佐证了墓葬主人的身份,一定是领导这些官署的人,这就指向了汉代皇帝。
  为了进一步确认江村大墓墓主人的身份,考古人员将目光投向位于江村大墓东北方的窦皇后陵,该墓葬也是呈“亞”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史料记载,窦太后与汉文帝的女儿窦太主陪葬霸陵,难道江村大墓是窦太主的墓葬?
  考古人员扩大探测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860米的一圈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个墓穴一个坟头称为“异穴”,这正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的“同茔异穴”。这种合葬再度证明,江村大墓正是汉文帝真正的霸陵。
  “真”霸陵的横空出世,让另一个地方的身份有些尴尬……
  有资料显示,汉文帝霸陵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此前根据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记载,汉文帝霸陵的位置在西安白鹿原凤凰嘴下,明清时期还曾举行多次祭祀。
  虽然曾有人猜测江村大墓可能是汉文帝霸陵,但自元代以来的相关记载和考证,普遍认为汉文帝霸陵在江村大墓以北两公里的凤凰嘴。没有确凿证据,谁也不敢说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
  2011年至2013年,汉陵考古队采用考古勘探、地质探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反复对凤凰嘴进行了大范围细致探查,除了10多件明清碑石以外,考古人员在凤凰嘴没有发现任何汉代陵墓遗存。至此,一个流传700多年的“谬误”得以纠正,凤凰嘴下有汉文帝霸陵的说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凤凰嘴下没有坟”的事实,成为一项铁证,令考古人员确认江村大墓就是真正的汉文帝霸陵。

汉文帝被母后“抢风头”西汉帝陵项目发布最新考古成果
  “我想找几件能代表霸陵的、有观赏价值的文物我都找不到。”在接受采访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陵考古队项目负责人马永嬴无奈“吐槽”。
  据马永嬴介绍,汉文帝霸陵的出土文物大部分是陶俑,除此之外就是陶器,还有铜器、铁器小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曹龙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江村大墓的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物很少。陪葬品与帝王身份的落差,印证了汉文帝的节俭。
  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朱连华介绍,这些数量众多的裸体陶俑,其实在考古学中应该称为着衣式俑。按照当时的状态,俑身上本来穿着有机质的衣服,两臂插有木质的胳膊,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朽掉了。
  尽管发掘的陶俑较为朴素,可对于霸陵的考古依然不乏亮点:考古人员发现了几件非常特殊的陶俑——— 刑徒俑,这也是汉陵陪葬坑首次发现刑徒俑。刑徒俑不同于一般陪葬陶俑,他们的脖子、手腕以及脚踝上都有着铁环状的刑具,甚至还发现受了髡(kūn)刑的刑徒俑,他们都象征着在修陵时征发的各种徭役。
  对于江村大墓的文物,马永嬴直白地评价:“江村大墓出土的文物都不怎么样,体现了汉文帝节葬的这个要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江村大墓不远处,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陪葬品。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发布了西汉帝陵项目最新考古成果。在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掘了封土西侧的3座外藏坑,出土了上百件带有草原风格的金、银饰品。
  薄太后南陵出土陶俑的服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自2017年开始对薄太后南陵的3座外藏坑进行发掘后,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经清理出彩绘塑衣式陶俑160多件,这些陶俑身高50厘米左右,身穿一体式深衣,系有腰带,服装有三层或者四层。通过西汉帝陵项目的考古,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汉代服装的基本形制。
(21世纪英文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汉文帝的霸陵,原来是这么发现的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