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
——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坚持党建推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郑凯
  作为一所东港区政府举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高水平建设学校,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始建于1996年,前身为东港区第二职业中专。
  1999年,东港区政府对全区职业教育实施集约管理,以第二职业中专为主体,将区内五所职业学校合而为一,组建了东港区职业教育中心;2010年5月,东港区职业教育中心被市政府批准升格为普通中专,更名为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
  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195.82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5个系7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52人,教职工203人。
  近年来,在东港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的指导支持下,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围绕“一三三六”工作思路,锚定高水平学校建设这一目标,聚焦六项工作,锻造三支队伍,创建三大品牌,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聚焦党建引领和依法治校工作方面,该校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创建“红心铸魂、匠心育人”党建品牌。学校把支部建在系部,以创建红旗党支部为目标,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构建了“三五九六”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了以党总支为核心的“一核六会”民主治理体系,推进了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今年春天,学校被认定为市级“一校一品”党建示范学校。
  在聚焦立德树人和文化建设工作方面,该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信雅”育人品牌。学校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建立了学生德育管理平台、家长学校、班主任工作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足三个课堂,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养成教育,擦亮“六张名片”,着力打造“信雅”特色文化阵地。我校是日照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习基地”,多项传统文化艺术进入课堂。
  在聚焦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工作方面,该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三融”发展品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做实“岗课赛证训创”六点融通,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对接市区十大重点产业,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8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被认定为省特色化专业。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金马工业集团、中豪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教师实践基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牵头成立了全市文体旅产教联盟,全力打造校企深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学校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锚定目标,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先后创建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今年1月,学校又被省教育厅、财政厅遴选为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入围全省百强方阵,建设期3年。
  在办学条件提升方面,该校近几年共争取省、国家专项资金7000余万元、区配套资金5000余万元,增加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新增教学设备2100余万元,土地面积、校舍面积、实训设备总值较5年前均翻了一番。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该校实施了教师分层梯队培养计划,建立了省名师工作室、省名师领航工作室、省教学创新团队:84人次在省市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其中5个团队获省一、二等奖;106人被评为“双师型”教师,16人被评为市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或学科带头人,2人被认定为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在中职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1个项目获国赛一等奖,3个项目获省赛一等奖;在职教高考中,该校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其中本科过线率达26%,高出全省8个百分点。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8 版:教师节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