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东
癸卯年腊月初三,听说由三庄镇与秦楼街道碧霞湖社区共同筹备的“三庄优选”年货大集进城里,在翠湖家园南二区北门沿街开市,我决定去看看。
上午九点,我沿翠湖家园北区向南步行数百米,还没到市场,就听见大集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不由地想起我小时在老家赶年集的情景……
我从小就对赶集情有独钟。那时的年集,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在过去,为了不影响劳动生产,本来一个村一个大集,轮着一天一个大集,变成了每隔五天一个大集,就是把周围所有大集都集中在这一天开市。年集当然是最热闹也是集上人最多的大集。早晨,川流不息、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集市涌来。从天明到天黑,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集上,除了卖东西的、买东西的,还有唱戏的、踩高跷的、耍杂耍的、发传单的、卖药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市场虽没划分区域,但都自然分成了蔬菜、水果、粮食、家禽、肉市、山货、服装、布匹、鞭炮等集市,还有吃饭的、炸油条的、理发的、说书的、卖糖酥棍的等等。人们拿着自家的东西到集市上卖掉,再去买回自己需要的物品。那时,我还小,每到过年,年长我几岁的二哥就带我去赶年集。赶完集,二哥总是带我去小吃摊上,花5分钱买一小碟肉冻。我们吃不起大锅全羊,喝不起大锅牛肉汤,就着肉冻,吃着从家里带来的煎饼,就觉得那真是人间美味。真的,至今回想起来都回味无穷,口有余香。
后来,我稍大一点去上学了,就自己去赶集。记得有一次,母亲让我去卖豆饼,就是农村用扎花生油剩下的花生下脚料,打成豆饼,圆形的像个锅盖一样。母亲把饼中间打上一个空,然后穿上绳子打个结系好。我用磨棍套上背着步行去十几里外的三庄大集赶集。可能是看我小的缘故,市场上买饼的都对我特别照应。多少钱一斤现在忘了,反正我是集市上卖得价钱最高的。记得当时还碰上了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哥,他因没上学不会算账,还找我帮他算账呢!后来,我考上学,寒假回家去公社驻地赶年集,先去看望高中老师。老师说,赶完集回来吃饭。我赶完集还真就去了老师家,老师还真就给我留着饭放在锅里热着。每回儿放假回家,我都要去赶个大集。
再后来,我参加工作到外地进修学习,学校不远有个大集,记得每到逢集,有个年长我的在乡镇工作的同学就叫我陪着他去赶集。其实,他赶集也没什么事,就是到市场上去走走逛逛。然后,他花一两角钱买上一小碟肉冻,要一壶烫酒,要我陪着他吃肉冻。期间,他还不时地望着集市上那些热闹喧腾的人流。他说,几天看不到农民朋友在市场上的笑脸,他心里就痒痒。
那些年,赶集似乎真的与我有着不解之缘,老家周围的几个大集,几乎都让我赶遍了。也许是受他的影响,每当在集上,看到那些卖了手上产品数着钞票欢天喜地的张张笑脸和那些买到自己满意的物品,脸上露出得意神情的乡亲们,我心里就感到特别的舒畅和亢奋……
正想着,不觉就来到了三庄年货大集。好家伙,刚进市场,满眼都是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只见市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西红柿、黄瓜、南瓜、小米、绿豆、苹果、野蘑菇等各色蔬菜瓜果和农产品、山货,琳琅满目,罗列整齐。粉条、煎饼、鸡蛋、河鱼、蜂蜜、茶叶等,也应有尽有。对了,还有漂亮的手工绣花鞋、自制的农家鞋垫,等等。“自家下的鸡蛋”“苹果又脆又甜”“地瓜黄瓤,又软又甜”“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你可以不买,但不可以不看”市场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叫卖声、问价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还有那手机支付的到账声,此起彼伏。人们扫码支付,简单便捷,再也不用过去那种传统的口算或用算盘算账了。
市场中间,还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大戏台。台上,鼓乐喧天,歌声阵阵,三庄农民艺术团,正在热火朝天地演出。周围围满了前来观看的市民。精彩的演出,不时博得人们的阵阵掌声和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
是啊,集市这个作为农耕时代遗留下来,不知传承了多少代的商品、货币交换形式,几经变迁,都已经深深地镌刻和扎根在人们的心里。人们通过市场上这种商品、货币交换形式,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模式,营造农民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它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更是一场文化盛宴。通过集市这种方式,便于人们组织开展民间技艺展演,营造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传承民间民俗文化。
“真不错,这里蔬菜瓜果品种多,还新鲜便宜,离家也不远,顺道过来一转,还挺好来!”我正转着看着,收获满满的一位邻居朋友,两手提着沉甸甸的货物,兴高采烈地对我说。
是啊,咱也赶紧行动吧!听说金银花排毒养颜,我也买了几盒早就期盼已久的金银花茶叶,又买了两袋黄瓤地瓜。还想再买,但手里已经拿不下了,只好怏怏惋惜地离开。
三庄大集进城里,这可是这些年来的新鲜事。它让市民不出城门,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新鲜农产品,使农民朋友增加经济收入。它不仅直接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而且也增进了城乡之间的相互了解,上下联动,共谋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