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人民医院 刘冰
崴脚这个名词,相信大部分人对它都不陌生,很多人也经历过,医学上叫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不常运动且平衡协调能力较差的人,就连日常的跑步也有20%的可能崴脚。急性损伤的患者如果处理不当,有大约20%会发展成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表现为长期的踝关节肿胀、无力、不稳和疼痛,并且会习惯性崴脚,给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什么样的人容易崴脚?
1.不太专业的运动爱好者
运动爱好者运动前热身不充分,或在不平整的地面运动,比如越野跑、踢足球或打篮球等,都有很高的崴脚风险。
2.穿高跟鞋者
穿高跟鞋的时候踝关节处于跖屈状态,此时足踝负重不稳,特别容易发生扭伤,尤其是下楼梯时。
3.缺乏运动且身体协调能力差者
一般为中老年人群及部分女性,日常运动较少,身体平衡协调性差,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
崴脚后如何紧急处理?
急性扭伤后会出现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可出现瘀斑。我们很难从这些表现来判断损伤的轻重,那么在就医前,我们如何科学紧急处置就尤其重要,骨科专家总结出崴脚后RICE的处理原则,科学有效、简单易记,具体如下:
R(Rest 休息):患肢固定,最好佩戴足踝支具,停止活动,减慢血流速度,减少进一步损伤。
I(Ice 冰敷):受伤48小时内可冷敷,使用冰块或冰水混合物包裹干净毛巾,每2小时冷敷10—20分钟。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较大的衣物(如丝袜),适当加压包扎,松紧合适,既要减少出血,减轻肿胀,支撑受伤部位,增加踝关节稳定,又要避免过度加压,加重肿胀、缺血。
E(Elevation 抬高患处):将扭伤的踝部抬高至心脏水平位置,以促进血液回流,帮助踝部消肿。
崴脚后的处置误区有哪些?
1.崴脚后局部肿胀,赶紧用力按摩揉搓,想把“错筋”揉开,把淤血揉散。这样会增加毛细血管出血,增加肿胀,加重损伤,加重疼痛。
2.崴脚后立即热敷或着使用民间流行的狗皮膏药、跌打扭伤药膏等。热敷和大部分膏药都有活血的作用,也就是扩张血管,在受伤48小时内会增加出血,加重肿胀。
3.崴脚后不在意,不愿休息制动。踝关节扭伤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甚至骨折或脱位,早期不制动休息,很可能导致韧带进一步损伤,骨折移位等严重后果,轻者导致慢性损伤,习惯性踝关节扭伤,重者可能本来不需要手术的反而需要手术治疗。
崴脚后简单处置就可以了吗?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我们崴脚后经过上述简单处置后最好能就医,进一步评估伤情。踝关节扭伤根据韧带损伤的程度不同分为三级,甚至可能伴随骨折及神经损伤,治疗措施和康复时间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专业的骨科或运动医学专家作出科学评估及治疗康复方案,以免贻误治疗。
如何预防崴脚?
1.注意加强足踝力量及平衡能力的锻炼,例如提踵踮脚动作,强化踝关节的韧带,增加踝关节自身的稳定性。
2.运动前注意热身和动态拉伸,增强肢体灵活性,增强身体协调性。
3.尽量选择平整的地面运动,遇到崎岖不平的路面,要提高注意力,行健踏稳。
4.尽量避免穿高跟鞋走不平整的路面,尤其上下楼梯的时候;运动时选择合适的鞋子,系好鞋带。根据运动情况选择高帮鞋来保护踝关节,打篮球、踢足球等剧烈运动时可选择护踝绷带、护具等辅助护具来保护踝关节。
5.走路要专心,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能开小差,不要忙着看手机发短信或是思考问题。
总之,如果发生了崴脚,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正确治疗,而不是随意处理,要防止因处理不当产生的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