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付仁俊
3月29日深夜,时钟刚走过12点整,整个医院病房都沉寂下来时,七号病床前却忽然站起一个人影。床边的护工马先芝立刻睁开眼,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什么。88岁的刘大姨原本因上肢骨折入院,现已康复了大半,却又因阿尔兹海默症,时不时出现反常行为,陡然提升了看护难度。
“这不是我房间,那才是我房间……”刘大姨喃喃自语,她的手上绑着绷带,不管不顾地向前迈步,好像走入了另一个世界。马先芝见状,并没有打断对方,而是如同认识多年的老友,扶着她一起散步。
“这是你的房间嘛,咱看看,不是啊,那才是,走,咱就快到啊。”马先芝不断引导着刘大姨,尽量不打扰别的病人,在房间里兜着圈子。
“这是我的房间门。”刘大姨的语气十分肯定,但她的手却抓着窗户的护栏。
“这是窗户呀。”马先芝微笑着牵过她的手,指着窗外的月亮说,“你看,月上中天,咱该睡觉了,门在背后呢。”
刘大姨转过身,顿时恍然大悟,主动坐回了床上。
“睡觉得洗脚。”她喃喃着。
“是的!”马先芝变魔术般端出水盆。
“不行,我不认识你,不能让你洗。”刘大姨满脸犹豫。
“我是您女儿啊,小时候您给我洗,现在我伺候您,对吧,妈。”马先芝认真道。
昨晚她帮刘大姨洗过脚,但对方显然因为病症忘记了。
“对,对,闺女……”刘大姨咧开嘴,表情好似云舒雾散,终于将脚放入水盆。
洗完脚后,马先芝将刘大姨哄睡着,自己坐回凳子上,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她平时会准备每小时一提醒的闹钟,但护工的工作从来没有按部就班这一说,无论病人何时需要,她都要保持待命状态。
自28岁开始,马先芝就走进了尚属“蛮荒”的护工行业。多年来,她可以说是一步一脚印,踩着行业的脉搏走到今天,亲身见证了护工行业从幼苗生长到大树的过程。她一直以来所期望的,就是这棵大树能越来越茁壮,帮助更多病痛中的人们。
“小马真是个好人啊。”
早上 5 点 40 分,天刚蒙蒙亮,马先芝已经起床洗漱完毕,开始帮病人洗漱、擦身、换干净衣服,细心地根据营养配比准备早餐,耐心地配合医生查房、挂针、测血压,预约康复项目,工作态度丝毫没因为刘大姨的不记事而松懈,整个上午就在忙忙碌碌中过去。
午休之后,马先芝见外面阳光大好,便主动扶着刘大姨到院子里散步晒太阳。
“大姨,咱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有好处。你看,这些花草树木长得多好呀,就跟咱的身体一样,马上就好喽!”二人哼着歌儿,一起沐浴春风,走入充满生机的季节。
“她是谁啊?”晚饭前,刘大姨指着马先芝的背影,悄悄问起隔壁病床的徐阿姨。
“小马啊,刚刚还帮你擦脸呢。”徐阿姨提醒说。
“小马,小马真是个好人啊。”刘大姨虽然没想起对方是谁,但还是下意识开口。
“对,大好人!”徐阿姨也由衷地笑着点头。平时马先芝有余力时,也总力所能及地帮徐阿姨的忙。
这份称赞,既是刘大姨的潜意识,也是徐阿姨的肺腑之言。
“我要是年轻点,也想跟着她干护工哩!”
“不吃,我不用吃药!”晚上,病床上的刘大姨忽然变得十分烦躁,怎么也不愿意配合吃药。
“大姨,咱得病了,不要紧,不要生气呀,生气对身体不好……”马先芝边安慰,边打开电视,在对方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时,接了水给她擦脸擦手,配水果,然后在床边洗起病人的衣裤、袜子,陪着聊天,逐渐缓和了紧张气氛。刘大姨第二次喝水时,居然主动把药吃了下去。
“不要以为病人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是病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谁好谁坏分得清,你必须足够真诚,足够有耐心,才能打动他们。”马先芝表示,爱是相互的,病人家属把亲人交给你,就是把你也当成亲人。我们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她抬头望向大姨,笑着说:“病人看电视,我们看病人,这对咱护工来说,就是最好的状态。”
“哎呀!我要是年轻点,一定得跟你学学技术,去干护工哩!”徐阿姨每天都能看到马先芝的工作和笑脸,久而久之甚至对这项工作产生了兴趣。
“现在也不晚呀!”马先芝给刘大姨喂完水,又给徐阿姨倒了一杯。无论病人家属还是同行请教,马先芝从来都是倾囊相授。任何人都可以从她身上看到护工的“样板”。
“今天认识马姐,这才算见到真正的护工了”
2020年,91岁的王大娘得了脑出血,家属请了好几个护工都不满意,最终找到户护通,将这份重任交到了马先芝手上。当进入医院病房时,王大娘的四个女儿就在病房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已经辞退了5个护工,给你两天试用期,能胜任咱们再签合同。”
对方的态度非常直接,马先芝却只是微笑着点头,戴好了口罩和手套:“没问题,咱们用事实说话。”
王大娘此时动不了,也说不了话,但意识还算清醒,马先芝边安慰对方,边掀开被子,发现情况相当不乐观。床上脏得一塌糊涂,仿佛从没人整理过。病人身上还有三处褥疮,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有段时间了。
“咱话也不多说了,如果想让老娘少受罪,就尽快去打热水,买些湿巾、尿不湿回来,把衣服也给准备好。”马先芝像一位博学的老师般不断指出问题所在,边做边说,“这里不能用纸简单擦,最好用湿巾,褥疮得用药,所以外面必须处理干净……”
马先芝娴熟的动作和清晰的讲解,让家属十分震撼。四个女儿纷纷帮忙打下手,只用半个下午的时间便将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给王大娘换上了崭新的衣服和床铺。
晚上,家属特意买了晚饭。
“马姐,你忙了大半天了,快吃饭吧,下回来让公司直接签合同吧。”
“咱不是有两天试用期吗?”
“嗨,我们看您的工作态度,都很佩服,哪还用两天,明天咱就把合同签了。”王大娘的女儿们说,“今天认识马姐,这才算见到真正的护工了。”
“病人总是要康复回家的,所以教家属们一些护理知识,对病人的健康来说是一个长期稳定的保证。”马先芝觉得,护理工作和孩子上学很像,最好的结果永远是学校和家庭双重力量促成的,而护工和家属在病人康复道路上的作用同样缺一不可。
马先芝说,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爱心、耐心和细心的护工或许可称优秀,但只有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神圣性,主动为行业在大众心中形象向好而努力的人,才能被称为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