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国常会再谈“提振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会成新趋势吗?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本次国常会议题之一就是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提出了大力支持居民增收、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具体举措。
  2月11日,多位接受采访的经济专家预计,为响应国常会要求,接下来,在减税、提振股市、加大两新补贴力度、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会有进一步举措出台。

国常会再谈“提振消费” 把居民增收放在第一步

  本次国常会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总结这次国常会提振消费具体举措时表示,主要包括提高收入、扩大有效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收入方面,会议提出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苏剑认为,把居民增收放在第一条很有必要,因为收入和收入预期是决定消费最根本的因素,要消费先要有钱。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提到,促进居民增收是提振消费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举措,增收才能让居民敢于消费、有能力消费。从宏观层面看,也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
  苏剑提到,增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减税,接下来可能会出台包括降低税率、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措施,来提高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此次会议还提到,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在苏剑看来,大家较为普遍的财产性收入就是房子和股市,所以接下来应该会出台更多举措来稳住楼市、提振股市行情。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住房消费将是2025年重点支持的消费业态,购房政策将保持支持和宽松导向,并且住房消费将和其他消费进行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消费潜力的激活和提振消费动力。
  宋向清预计,未来在财政政策方面,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减税降费,以减轻居民负担。在就业政策上,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同时有望通过完善资本市场、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两新”政策成果显著 专家预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在有效供给方面,此次国常会提到了“一老一小”、文旅消费、以旧换新、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其中,“两新”政策(新型消费和以旧换新)在去年国常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会议上被多次提及,成果十分显著,特别是1月15日商务部发布、各省份陆续跟进的“国补政策”,更是引爆春节数码消费。
  苏剑认为,“两新”政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相比于其他刺激政策,“两新”补贴简单直接有效,在扩大消费上成果明显。苏剑预计,接下来政策会在这方面继续发力,出台包括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等政策。
  在宋向清看来,“两新”消费在促进消费方面已经并正在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对于促消费、扩内需、提振消费潜能和推动消费升级具有现实意义,还能有效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宋向清建议,下一步可以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和力度,优化补贴流程,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废旧物品的回收效率和处理水平。政府层面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以旧换新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消费产品。另外,加强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数据中心等,为新型消费的发展提供支撑。

“人工智能+消费”成新热点 或对消费提振和升级产生颠覆性影响

  此次国常会上还提到,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宋向清介绍,“人工智能+消费”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消费领域,创造出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人工智能+消费”的表现形式很多,未来几乎可以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家居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环境参数;可穿戴技术产品实时监测健康数据并提供建议;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远程诊断和在线问诊;智能汽车具备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功能;电商平台通过智能推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等。
  宋向清认为,“人工智能+消费”对整体消费提振和升级可能具有全局性、颠覆性和长期性影响。由于“人工智能+消费”能够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因此可以提升消费的品质和效率,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最大化释放消费潜能。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消费”能够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和市场,因此将极大地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发力点和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消费”的激励和推动下,企业生产布局、产品结构、市场活力、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等都将得到提升,这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夯实消费基础,提振消费信心,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新消费体系形成。
  宋向清建议,要促进“人工智能+消费”进一步扩范围、上规模、提档次,需要产学研一体化规划设计,一方面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培育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消费”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政府层面看,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数据安全。 (成都商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热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人工智能+消费”会成新趋势吗?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