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佩明
邻居李老师刚退休的那阵子,觉得无事一身轻,可以尽情地享受退休后的悠闲时光,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走路都哼着跑调的曲儿!然而,一个月之后,李老师的兴奋劲儿逐渐消失,空虚、失落、烦恼随之而来,整日无精打采。
有一天傍晚,我俩外出散步,李老师发现小区后面不远的菜地旁边有一块闲置的空地。他告诉我,他要在那块空地上种菜,当一个都市农夫。他还兴奋地说,种菜,不仅可以吃上放心蔬菜,还能打发无聊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身体,是一举多得的美事。他说干就干,从五金店买回农具,网购了种子和薄膜。
空地杂草丛生,一锄头挖下去,十拿九准是挖在草上面,而不是挖在土壤里。李老师像一位老农,弯腰屈膝,挥动锄头,挖地翻土,累并快乐着。他笑着对我说,要像诗人那样,以大地为纸,用锄头作笔,书写绿意盎然的诗行。
种菜不仅辛苦,还得要懂行,好在李老师是在农村长大的,也曾经种过地,对于稼穑并不陌生。他把土块捣碎,清除杂草,然后起垄做畦,把菜地分隔成一块块长方形的小菜畦。菜地弄好,网购的种子也陆续到了,都赶上季节的趟儿。李老师把韭菜、辣椒、苋菜、茄子、西红柿、大豆等作物的种子分门别类,均匀地播种在菜畦上,还在菜畦边沿种下黄瓜、丝瓜和豇豆。他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给菜畦覆盖一层细沙土,再盖上薄膜保墒。
春天是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一场春雨过后,土壤里的种子伸了一个懒腰,齐刷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一棵棵昂首挺立,向阳而生。辣椒、茄子和西红柿禾苗长到一杈来长,李老师把它们移植到平整好的菜畦上。刚栽下的禾苗,耷拉着脑袋,一副病怏怏的模样,在经过一夜雨露后,很快挺直腰杆,蓬勃生长。那些藤蔓作物,见风就长,长到一两尺高的时候,李老师就给它们搭瓜架了。
瓜架子的材料,是我帮李老师弄来的细竹竿,一株禾苗配一根竹竿。竹竿插在地里,横成行,竖成列,顶部用绳子相连,仿佛缩小版的输电线杆。
豇豆、黄瓜、丝瓜对搭好的瓜架子并不领情,藤蔓依然任性地横冲直撞,挤占丛生作物的生存空间。鉴于此,李老师不得不出手进行干预。他先采取因势利导的原则,对藤蔓进行一番梳理,引导它们上架。对那些实在不听话、中途折回头的藤蔓,果断地采取强制措施,把它们用细绳子捆绑在瓜架上,让它按照既定的路径生长和攀援。
植物与动物大抵相似,有愚与智之别,有温顺和顽劣之分。丝瓜不同于黄瓜和豇豆,它灵性十足,细长的藤蔓像长了眼睛一样,顺着竹杆攀援,一个劲地往上生长。倘若仔细观察,在它们每一片叶子分蘖处,都长出了细须,如章鱼的吸盘紧贴在竹杆光滑的表面。除此之外,还有的卷成绿色的弹簧,一圈又一圈,牢牢地缠绕着瓜架子,任凭狂风骤雨,也掉不下来。当然,也有找不到目标的藤蔓,蜷缩在一边,伺机而动。
在李老师精心培育下,菜地里瓜蔬藤蔓爬满了瓜架子,绿莹莹一团。绿叶下,一朵朵花儿绽放开来。豇豆开着或紫或白的花朵,两片花瓣宛若蝴蝶振翅欲飞。黄瓜花金黄,花瓣像一枚五角星,它们藏匿于绿叶之中,像腼腆的歌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娇羞地露出鲜艳的花朵。丝瓜的大黄花格外张扬,开得热热闹闹,引得蜜蜂和蝴蝶载歌载舞。不等花瓣凋谢,嫩嫩的丝瓜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展露才艺,在风中潇洒地荡起秋千。李老师像一位丹青高手,以菜地为纸,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卷。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菜地因为李老师的辛勤劳作,白菜青翠欲滴,苋菜嫣红,辣椒和西红柿枝头挂满了喜庆的小灯笼。藤蔓爬满的瓜架下,垂着一条条翠绿的黄瓜、丝瓜和豇豆。它们依次上市,成为餐桌上的时令蔬菜。
丰收的喜悦,更让李老师干劲十足。每天清晨,他都去菜地里收获快乐,浇水、施肥、除草、摘菜,乐此不疲。新鲜蔬菜,除供一家人三餐之需外,还送给邻居品尝。在众人一声声感谢和夸赞声里,李老师黝黑的脸庞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