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汗水浇灌根须阳光助力成长
北京路中学新生军训铸就青春基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孙晓梅/文 范世平 卢冠中/摄
  九月的阳光,依旧保持着盛夏的炽烈。在北京路中学的操场上,初一新生们身着统一着装,整齐站立。阳光掠过他们晒得泛红发亮的脸庞,勾勒出挺拔的身姿和坚定的眼神,无声地见证着他们连日来的成长与蜕变。
  “抬头、挺胸、收腹!向右看齐!”操场上,教官的口令清晰有力。
  “炽热的太阳烤着我们,我们咬住牙,一滴滴汗水从我们红彤彤的脸上流下来,我们不能动。”“我的膝盖开始发僵,小腿肚开始发抖,汗水不停的从脸颊滑落。”不少学生在军训日记中都有提到训练过程的艰难。这种身体上的挑战,成为了学生们面临的第一道关卡。
  “天气炎热,孩子们刚从小学毕业,身心都还处于适应期。”一旁的教官表示,这些初一学生年龄较小,起初难免有诸多不适。但令人欣慰的是,在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下,这群看似稚嫩的孩子逐渐展现出超乎预期的坚韧,一次次咬牙坚持,一步步渐入佳境。
  军训前夕,教师们不乏担忧:这些刚刚告别小学的孩子们,能够适应中学严格的纪律要求吗?
  初一新生吴玟萱回忆训练初期,总有人忍不住抓痒擦汗,队列中不时传出窃窃私语。“同学们的状态从一开始散漫、乱哄哄,到现在的整齐站军姿,纪律性明显有了提升。”教官耐心解释,纪律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保护。能让同学们在集体中既能保持个性,又不妨碍整体。
  这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孩子们发现,当每个人都能遵守纪律时,集体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美感,步伐一致时的震撼,口号齐鸣时的激昂,静默站立时的庄严。
  北京路中学初一22班班主任董洁也观察到学生们在军训后的变化:“孩子们似乎明白了遵守纪律不是屈服,而是一种修养,一种尊重。”
  军训期间,正值分班结果公布。对这群孩子来说,这原本意味着要与小学好友分离,融入一个全新的集体。出乎意料的是,军训加速了这个过程。
  “这次军训,我们大家的集体意识都增强了,我们是一个集体,要团结合作,共同度过充实的3年初中生活。”新生吕国海深有感触。这种意识的形成,源于无数个微小瞬间。当有人动作不标准时,旁边同学会小声提醒;当队伍需要代表展示时,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当获得流动红旗时,全体都会欢呼雀跃。
  董洁提到了学生们集体感增强的一个关键事件:“之前校长对我们班级的文明礼仪、精神风气进行了夸奖,这给同学们带来了莫大的荣誉感,这种来自集体的认可,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让每位学生都愿意为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
  训练间隙,新生夏梓萌在学校绿荫道上漫步,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我看到两旁的树,有的直有的弯,有的矮小有的高大……这些树不正像我们一样吗?只有通过当下的努力,把根扎深、扎好、扎结实,才能为今后的成长积攒后劲!”
  这个朴素而深刻的比喻,道出了军训的核心价值,它正在帮助孩子们“扎根”。正如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人生也需要在青少年时期打下坚实基础。更难得的是,通过体验艰辛,孩子们学会了换位思考。“想想保洁阿姨、外卖小哥,他们干的事一定比这更累,更苦。”这种共情能力的培养,远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珍贵。
  军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形成自我认同感和价值观念的关键期。军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体验,帮助孩子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变,从小学生成长为中学生,从孩子过渡为少年。
  “学生们的身姿挺拔了,眼神坚定了,言行举止间多了份规矩与稳重。”这是学生们军训后最直观的变化。
  当2025级新生的闭训仪式结束,军训留下的印记却已深深烙在孩子们的心中。那份在共同奋斗中形成的团结精神、在严格训练中培养的纪律意识、在挑战自我中锻造的顽强意志,将会成为每个学生心中永不褪色的青春底色,支撑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路中学新生军训铸就青春基石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