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江雪
2025年是日照市“项目提升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开局之年。莒县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育人初心,着眼全局、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奏响了一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奏鸣曲。
民生账本 教育优先
一组数据,彰显了莒县“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
——五年来,坚持把最大的投入给予教育,累计投入资金18.3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处,新增学位2.4万个,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实现了“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五年来,坚持把最多的编制留给教育,累计招聘回引教师2750人,教师总量达10099人,35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达42%,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91%,实现了从“老龄化”到“年轻化”的转变;
——五年来,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陆续成立紧密融合、结对联盟、复合协作3大类41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100%,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教育。
点滴哺育,繁花盛开。
这桩桩件件,不仅是莒县对教育事业的倾情投入,更是将优势资源向教育倾斜、一切利益为教育让路、让学校成为县域最美风景、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让教育成为莒县“金字招牌”的真实体现。
统筹谋划 全域盘活
作为人口大县、教育大县,莒县始终从群众最关切、最迫切的问题出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为实现教育的全域均衡,莒县瞄准乡村教育短板,深化教研协作区模式,按区域和学段组建12个教研协作区,实施捆绑评价,强化首席学校引领,实现从学校单兵作战到协作区抱团发展。
“学校缺什么,我们补什么”,这一理念落地,各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分层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教研员驻校教研、业务干部体验式教研,平均每年组织300余场“因惑点单”“精准研单”“按需派单”活动,构建立体式协作教研体系,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坚持数字赋能,投入2.8亿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光宽带“千兆进校、百兆进班”。积极搭建云平台,打造智慧教学“1+2”范式,每学期开展云平台教学教研1000余场,8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2.5万名乡镇偏远学校学生受益。在第二十二届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学术活动上,莒县有26个课例入选,其中3个课例获一等奖。
从城乡均衡到质量连年攀升,从资源盘活到全域优质共享,莒县交出了一份教育振兴的亮眼答卷,莒县陆续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全环境立德树人实验区、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聚力赋能 人才为基
“希望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先培养什么样的老师。”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莒县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明确“唤醒+引领”的思路,莒县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引导校长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唤醒教师对自身成长的渴望。
大力实施“青蓝工程”“三名工程”“双培双带工程”,创新打造教体系统“周末课堂”,通过实施个性化的成长规划、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新任教师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学新秀,新秀教师逐步蜕变为支撑学科的骨干力量,名优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雏雁展翅、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
如今,莒县已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优秀教师50人,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77人,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体教融合 健康第一
健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不仅是体魄的锤炼,更是意志的磨砺与品格的塑造。
莒县坚持体育活动和赛事体系双向发力,构建“小课间+大课间+课后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延长课间活动时间,让运动成为校园新风尚。
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小初高分层融入多种体育趣味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地面游戏”,致力打造百花齐放的阳光大课间品牌。《莒县:构建课间新生态 助力学生多元发展》被《山东教育新闻联播》报道。
拓展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社团,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让他们身上有汗、脚下有力、眼里有光。
完善赛事结构,健全县级青少年体育联赛、校际联赛、校内竞赛三级体育竞赛体系,围绕乒乓球、篮球、足球等项目,每年至少举办各类体育联赛9项、赛事活动600余场次,参与学生40万人次,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质健康双提升。
各美其美 卓越奋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为了回答好这一根本问题,莒县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每个学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坚持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让红色基因浸润学生心田,培养真正“长着中国心、满怀中国情、浑身中国味”的中国娃。
坚持五育并举,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成立全市首个德育教研室,打造12所省市级书香校园、37所国家级、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开设137处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近百名学子在国家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坚持因材施教,深化中高考政策和命题研究,积极探索初高中贯通培养机制,优化提升学科竞赛、小语种、艺体、春考等多元办学特色,形成“明星闪耀、群星璀璨”的人才培养格局。
坚持协同育人,莒县充分调动校家社各方资源力量,在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等方面深度联合,共同担负起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江海不扰于波涛,因其深广;林木不惧于风雨,因其根深。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项项举措的落实,教育公平的基石越筑越牢,“学在莒县”的品牌越擦越亮,一幅均衡优质、温暖人心的教育画卷正在莒县大地徐徐展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芬芳满径、硕果盈枝。
积小成为大成,未来,莒县必将以更饱满的精神、更昂扬的信念,加快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深厚情怀与务实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