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李富晔
当晨曦揉碎黄海的第一缕浪雾,清浅的金辉漫过日照实验高中上空,整座校园便漾开了奋进的涟漪——— 那涟漪里,裹着少年们的书声,藏着跑道上的脚印,还载着窗格里逐梦的微光。
在日照实验高中广阔深邃的教育天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在这里,老师是追寻星光的守望者,他们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与学生一起开启一场有情怀、有温度的个性化成长之旅。
2024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授予学校“优质生源基地”“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称号;2025年高考,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的学生总数有新的突破;300多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奥赛,作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大赛中获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走在全省前列。时序轮替,学校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成为推动全市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跻身日照乃至山东省知名高级中学之列。
学生为本:让孩子站在教育的正中央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舞台的主角。”日照实验高中深谙此道,也始终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尊重个体差异,赋予学生成长的主动权,让教育真正成为点亮生命的过程。
学校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成长的自觉,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认可他们,以细致之心观察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给予个体成长所需的空间。把孩子放在学校的正中央,给孩子们表达的权利、参与的权利,让孩子的生命和尊严得到提升,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开心、积极、乐观。
为倾听学生心声,学校搭建起多元沟通桥梁:开通“书记校长信箱、直通车二维码”,成立学生会,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开展“有话请和我们说”等活动,让教师与学生沟通更畅。
在课余时光,校园更成为学生释放天性、发展特长的乐园。每天两个大课间,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篮球、足球、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等不同活动。“梦想舞台”前,师生自愿以歌唱、舞蹈、乐器等多种形式展现才艺,创造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
成长支持: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系统
教育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多方协同的生态共育。学校融合校内外各方资源,建立多方协同发展的育人生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真正的成长,让每一个实高人都能获得最大尊重。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支撑和生命线,学校也始终尊重、服务、成就教师。为促进团队协作,创新实施捆绑式评价模式,遵循教师个人的成绩与班级总成绩和学科备课组成绩挂钩,以保护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鼓励每个教师去追求卓越,促进成名成家。
家长的参与,让教育的力量更添温度。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座谈会等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每学期举行校园开放日,鼓励家长走进课堂、走进食堂,并建言献策。同时,与顶尖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兄弟学校共建学术研学基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育人目标协同。通过打造以学段贯通、学科融合与实践课程融通共生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先后成为北大、清华等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大中学贯通培养范式。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心理课程、筛查监测、《心翼》月刊、心理剧比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筑起心灵的“防护盾”。在德育领域,周末“德育剧场”、每日“新闻联播”等创新载体,让学生在光影与实践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摄影社、模联社等社团走出校园,在全国舞台上展现学子风采。生活服务上,教学楼与宿舍的空调、饮水机,免费的开水与淋浴,热闹的“美食节”,以及“阳光运行”的校园餐,让学生在舒适与安心中共度校园时光。
尊重规律: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提升
“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是教育哲学的动态生命观,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这个理念的践行重塑了教育的价值坐标系:优秀是拔尖人才的璀璨,也是每个生命找到自身坐标时的光芒。“每一个”是不放弃任何学生,是对每个学生的执着守望,是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放心上”是教育者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是发掘和点燃。
学校以深度教研为抓手,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集体备课凝聚智慧,大学科联合调研打破学科壁垒,高考试题研究把握教学方向,通过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强化课堂“学生为中心”的地位。教师们不再局限于解题技巧的传授,而是创造性实施“五为主”课堂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干,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乐园。
立足高三教育教学实际,学校以深度教研为抓手,以高效课堂为核心,坚持横向学科融合、纵向贯通培养,探索出具有实验高中特色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之路。同时,学校倡导尊重包容的校园文化和高效、科学、精细的管理理念,建立起多方协同发展的育人生态。
作为全省首批特色高中,学校更打破“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限,开设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特色课程,让每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人人皆可成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进步。
从黄海之滨的校园到全国的竞技舞台,从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到实验室里的探索创新,日照实验高中以“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的坚守,践行着素质教育的初心,呼应着国家教育发展的号召。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尊重、被期待,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未来,这所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学校,将继续扎根教育沃土,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