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范开元
在莒县广袤的土地上,一座座整齐排列的菌菇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不仅是菌棒生长的温床,更是一位37岁女性创业者用汗水与智慧浇灌出的梦想田园。张夫秀,莒县菌林家庭农场的掌舵人,这位中专毕业的高素质农民,以19栋菌菇大棚和1栋六连栋智能温室为纸,以120万袋菌棒为笔,在食用菌产业画卷上书写着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亮眼成绩。她不仅让珍稀菌类扎根乡土,更用知识的力量点亮了众多菌农的致富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宏阔图景中勾勒出独特的巾帼风采。
科技赋能,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走进菌林农场,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专业接种室、菌种培养室、培训教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这并非一日之功。中专毕业的张夫秀深知科技是产业腾飞的翅膀。她从未停止汲取专业知识,在食用菌研发与生产领域持续深耕,将传统种植模式推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的快车道。
她的执着在累累成果中闪光:2019年6月,她参与研发的《珍稀药食用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为珍稀菌类的本地化、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两年后,其团队项目《食用菌的生产种植》又在全市工友创业大赛中斩获乡村振兴专项赛三等奖。荣誉背后,是农场年生产干鲜菌菇80万公斤的强大产能支撑,更是六连栋智能温室等先进设施对产业效率的强力驱动。
张夫秀指尖翻飞接种菌种的身影,正是新时代农民以科技重塑田野生产力的生动缩影。昔日凭经验摸索的种植方式,在系统知识与智能装备的赋能下,蝶变为一条高产高效、生机勃勃的现代产业链条。
众行致远,领头雁带富一方人
张夫秀的菌菇事业,根植于“共富”的土壤。作为莒县范亮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核心负责人,她深谙“一花独放不是春”。合作社不仅是她的另一事业重心,更是撬动乡亲致富的有力支点。
在她的引领下,合作社发展迅猛:2022年12月荣膺“省级示范合作社”,2023年其运营的基地被认定为“日照市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2016年即获认证的日照市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繁亮”牌商标,在张夫秀手中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菌菇品质与信誉的闪亮名片。
她毫无保留地将技术精髓倾囊相授。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食用菌科技知识跨越了地域限制,飞入万千农家。更为重要的是,她构建了涵盖菌需物资、优质菌种、专业机械及全方位技术指导的服务网络,为菌农解决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后顾之忧。她大力推广的羊肚菌、赤松茸等珍稀品种及创新的“菌菜轮作”模式,如同精准滴灌,已为合作农户额外增收逾百万元。一位受益菌农感慨道:“跟着张场长干,技术有靠山,销路有保障,增收有盼头!”合作社墙上悬挂的省级示范牌匾,映照着她“先富带后富”的初心践行。
沃土育新才,乡土专家展翅飞
张夫秀的成长之路,诠释了新时代农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的无限可能。从中专学历起步,她凭借对知识的渴望与产业的专注,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蜕变。
持续学习是她向上的阶梯。202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中获评“学习标兵”,印证了她锐意进取的精神。她的能力与贡献赢得广泛认可:2023年,莒县科协授予她“乡土科技专家”称号,共青团莒县县委评选其为“乡村好青年”。2025年,她更是成为“市级乡村好青年”的有力候选人。这些荣誉串连起她扎根乡土、服务乡梓的坚实足迹。
她的影响力早已超越菌棚。在2025年莒县总工会《名师高徒》事迹宣讲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其经历成为激励后来者的生动教材。回溯至2014年,她已初露锋芒,被县妇联等部门联合评为“种植女状元”。十余年间,张夫秀完成了从“女状元”到“领头雁”、从“土专家”到“新农人”的华丽转身,成为乡土人才振兴的鲜活样板。她站在培训教室讲台前的自信身影,向无数后来者昭示:广袤乡村,正是孕育梦想、成就价值的广阔天地。
从菌种瓶中孕育的微小希望,到智能温室内蓬勃生长的产业森林;从个人钻研的孜孜以求,到带动乡亲共同富裕的众行之路;从“种植女状元”的起点,到“乡土科技专家”和“乡村好青年”的标杆跃升——— 张夫秀在菌菇世界里写下的故事,饱含土地的温度与科技的力量。
她的菌林家庭农场与范亮合作社,如同强大的双引擎,驱动着莒县食用菌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那些通过她推广的赤松茸和羊肚菌而绽放笑脸的农户,那些在快手、抖音上因她的技术分享而豁然开朗的新农人,共同编织着乡村振兴的动人图景。张夫秀的奋斗证明,当无数个如她般怀抱热忱、脚踏实地的“新农人”在田野上挥洒智慧与汗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未来必将加速抵达,广袤乡土永远涌动着不可阻挡的向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