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爱把论文写在家乡大地上———
“新农人”周扬颜以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图片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张笑梅
  他身穿白大褂时,是实验室里严谨的科学家;走进田间地头,又是熟悉农事的技术专家。他就是北京大学博士后、山东丰沃集团高等植物研究院院长周扬颜。作为一名选择回乡发展的新农人,他用科学技术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科技先锋。
学子归来,用科技回报乡土
  周扬颜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父母靠务农供他读书求学。少年时期,他看着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所学知识改变农业现状,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份初心,伴随他踏上求学之路,并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2023年6月,周扬颜完成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后,面对多个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日照,加入山东丰沃集团,投身林果种业科研工作。“我是农民的儿子,理应用所学回报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周扬颜说。
  回乡后,他将实验室里的高新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带领团队开展林果组培扩繁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在丰沃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种植着数万棵果树,与传统栽培方式不同的是,这里的果树都是从实验室中培育出来的。组培实验室外,透过培养室的玻璃窗,培养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玻璃瓶,嫩绿的小芽在瓶中茁壮成长,每年有上千万株幼苗从这里走向果园。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周扬颜和团队成员们无数次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查阅大量文献、专注实验操作、深入钻研学术。凭借着不懈的努力,短短几年间,主持山东省青年基金1项、日照市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目前已经发表SCI期刊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美国专利2项。成为当地农业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
攻坚克难,突破林果育种技术瓶颈
  周扬颜深知,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在种源技术上取得突破。他带领科研团队日夜攻关,在苹果、蓝莓等经济果林的品种选育、脱毒育苗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由他参与完成的“苹果砧穗良种选育与苗木脱毒繁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和“苹果主要品质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两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还构建了完整的脱毒苗木标准化育苗技术体系。
  “我们的组培实验室每年可生产4000万株苗木,自主研发的培养基配方达62个,可规模化生产的植物品种有163个。”周扬颜介绍道。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培养基基质炉、红蓝光LED灯、封闭式恒温恒湿气流系统等设备,他们建成了1.6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苗木快繁基地,涵盖蓝莓、苹果、樱桃、梨、美国红枫、北美海棠等60多个品种。
成果共享,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百姓。周扬颜始终没有忘记回乡的初心,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让高新技术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截至目前,他和团队选育的苹果新品种及脱毒苗木已在日照、烟台、威海等地推广59万亩,创造经济效益105亿元。建成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7个,共计3000亩,苗木累计推广面积10万多亩,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2亿多元。
  更可贵的是,这些项目直接带动3200余家种植户增收,解决1000余人常年就业和2800余人季节性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看到乡亲们的收入提高了,笑容变多了,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周扬颜动情地说。
  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周扬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扬“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结合过硬的专业背景,积极参加调研,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他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多次被山东省政协、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会采纳。由于贡献突出,他先后荣获“日照市劳动模范”“日照市改革开放双招双引先进个人”等称号。
  如今,周扬颜依然奔波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他说:“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舞台就在田野之中,只有把论文写在家乡的大地上,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兴农的梦想。”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农业科技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道路上,周扬颜用科技和坚守,书写着新农人的精彩篇章。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农人”周扬颜以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