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唱歌 一个被低估的延寿方法
图片

  当我们通过唱歌来放松身心、抒发感情时,可能很难想象,在数千年前,音乐不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一剂治愈身心的“处方”。
  旋律本身是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跨越语言、国界和年龄,将感受毫无阻碍地传递出去。我们来看看专家如何解读。
音乐最早的功能是治病
  追溯到仓颉造字时,“樂”(乐)加上草字头就成了“藥”(药),这一构字逻辑或许早已暗示,音乐是疗愈身心的天然良药。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主张用音律调节脏腑,构建“以音触情,以情动气,以气调脏”的完整疗愈链条。
  在古罗马,战地医院对伤员进行救治时会用音乐充当麻醉剂。古埃及人将音乐称为“治愈灵魂的良药”,还会用吟唱促进分娩。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明确提出,特定的音乐不仅有益健康,还能治病,并创造出以“音乐医疗”为核心的治疗。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健表示,自上世纪40年代起,国内外有关音乐治疗的研究与探索开始涌现。如今,我国许多精神专科医院都已将音乐用于临床治疗。
唱歌,一种心肺友好型运动
  唱歌曾被评选为长寿诀窍之一,每次唱歌就像在进行呼吸疗法,对腹部和内脏器官进行着有效锻炼。
  国外科学家曾将20名老歌手与不经常唱歌的同龄人进行对比,发现歌手的胸壁肌发达、心肺功能好,且心率缓慢。
  “按摩”心肺
  要唱好歌,需要改掉提胸、耸肩、压喉、费嗓子的浅呼吸,变为腹式呼吸(深呼吸)。
  腹式呼吸可以带动横膈肌上下频繁运动,相当于“体内按摩”,可以改善呼吸频率、增强肺活量,有效强化心肺功能,增加器官血氧供应。
  改善吞咽
  唱歌能训练舌头和呼吸肌,改善舌压和呼吸功能,吞咽功能随之也得到明显提升。
  改善认知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教授于普林表示,大家在一起边唱歌,边愉快交流,思维和行动都活跃起来,不知不觉中就能改善认知和情绪。
  练习唱歌时,反复记忆歌词,锻炼了语言功能,也能增加记忆能力。
  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意,在声为歌”,唱歌是调节脾胃功能的良好方式。
  如果有轻微的脾胃不和、食欲不佳,可以试着用唱歌这种简单的方式缓解。尽量唱有节奏、欢快的乐曲,加速经络气血运行。
做到6点,用唱歌科学“疗愈”
  唱歌就和跑步、游泳一样,贵在坚持,才能由内而外,逐渐改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
  选择温和的曲目
  最好选择音域跨度不太大的歌,比如节奏慢一点、音调低一点的抒情歌曲。演唱曲目由易到难,会更易坚持。
  不要用力过“猛”
  唱歌要量力而行,身体较弱,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不要使劲用嗓子喊。
  遇到超过自己发音能力、演唱难度很大的歌曲时,不要勉强,少飚高音。
  唱一两首就歇一歇
  不要过长时间连续唱歌,建议唱1—2首就歇一歇,避免用嗓过度,时间长了可能伤气、伤身。
  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唱歌采取胸腹式深呼吸的方法,两手叉腰,口腔、鼻腔打开的同时吸气,感觉两肋发胀,然后保持住,再从口中缓缓呼出去,用气息保持住声音,使声音持久平稳地延长。
  寻找发声的高位置
  唱歌时要寻找发音共鸣的高位置才不会累。从喉咙发出的声音是基音,把声音向前、向上经口腔输送到鼻咽腔,就是高位置。
  发出来的声音轻松通畅,圆润明亮,才是完全把喉咙解放出来而没有卡压的声音。建议用轻声哼唱或哼鸣的方法来寻找自己发音的高位置。
  遇到这些情况先休息
  唱歌过程中,若有明显头晕、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要适当休息;
  如果感觉嗓子疲劳,一定要噤声,等没有疲劳感、嗓子不累也不疼后,再继续发声或唱歌。

(生命时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爱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唱歌 一个被低估的延寿方法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