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杨辉/文 特约记者 宋年升/图
在民间传说里,灵芝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被视作能治百病、延年益寿的“仙草”,寻常人难得一见。而如今,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梧林蔬园家庭农场中,曾经只在传说中出现的灵芝,不仅“住”进了现代化大棚,还被打造成造型别致的盆景,从“仙草”变成了可赏可食的特色农产品,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61岁“新农人”孙敬桥的探索与坚守。
一株野生灵芝点亮创业方向
9月22日,淅淅沥沥的秋雨带来的冷空气,不禁让人裹紧身上的衣服。车子驶出市区大约半个小时,记者来到梧林蔬园家庭农场的灵芝种植大棚,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一排排灵芝整齐排列,伞盖饱满厚实,色泽鲜亮,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蓬勃生长,尽显生机与活力。
“咱们种的这些是赤灵芝,和传统用于药用的灵芝不同,它们主要被培育成盆景,主打观赏价值,但也可以食用。现在这个季节的温度和湿度,刚好契合赤灵芝的生长需求,你看这长势,多喜人!”农场负责人孙敬桥一边用手轻轻拂过灵芝的伞盖,一边笑着向记者介绍。他的眼中满是对这些“宝贝”的珍视,话语里也透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对灵芝种植了如指掌的“专家”,此前的事业与灵芝毫无关联。在投身灵芝种植前,孙敬桥深耕园林苗圃行业多年,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生意一直红红火火,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资源。然而,2023年,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园林苗圃生意订单量大幅下滑,急需转型。
就在孙敬桥为苗圃事业转型犯愁时,院子里一棵朴树根部的意外发现,为他点亮了新的方向。“当时我在院子里打理花草,突然看到院子中的一棵大树的根部冒出了一棵小小的灵芝,看着特别稀罕。我想着既然它能在这儿长出来,肯定是适应咱们日照的环境,就想着好好照顾它,看看它能长成什么样。”孙敬桥回忆道。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都会特意去观察这棵灵芝,按时浇水、遮阳,精心呵护。在他的照料下,小灵芝慢慢长大,伞盖逐渐舒展,模样愈发惹人喜爱。
看着这棵自然生长的灵芝,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孙敬桥脑海中萌生:“既然灵芝能在院子的朴树下生长,说明日照的气候条件完全能满足它的生长需求,那为什么不尝试人工种植,把它发展成一门新产业呢?”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10000株灵芝种植成功
尽管有了明确的方向,但灵芝种植对孙敬桥来说是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可性格倔强的他从不怕困难,“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总能摸索出办法来!”他给自己立下目标,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
为了掌握灵芝种植技术,孙敬桥一头扎进了书本里,买来大量关于灵芝种植的专业书籍,从灵芝的生长习性、菌种培育,到种植环境调控等知识,他都逐一研读,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可理论知识终究不够,实践才能出真知。他四处打听灵芝种植专家和有经验的种植户,只要听说哪里有懂行的人,不管路途多远,他都会专程登门请教。
得知聊城有一位灵芝种植能手经验丰富,孙敬桥收拾行李,前往聊城学习。在聊城学习的日子,他每天都泡在种植大棚里,跟着老师从最基础的菌棒处理学起,仔细观察每一个种植环节,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请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回到日照后,孙敬桥立刻着手搭建实验大棚,开始进行灵芝种植实验。他结合学到的技术和日照的气候特点,不断调整种植方案。为了模拟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他在棚室外围栽种了树木,营造出适宜的遮阴条件;传统的菌棒覆土竖栽方式成活率不高,他反复尝试,大大提高了菌棒的利用率和灵芝的成活率;温度、湿度、通风、采光,每一个影响灵芝生长的因素,他都严格把控,每天定时记录数据,根据灵芝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
然而,探索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的几个批次,由于对环境调控不够精准、菌棒处理存在问题等原因,灵芝要么长势缓慢,要么成活率极低,投入的成本打了水漂。身边有人劝他:“一把年纪了,就别折腾了。”可孙敬桥没有放弃,“失败一次就总结一次经验,总有成功的时候。”他仔细分析每一次失败的原因,不断改进种植技术,一个批次接一个批次地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的反复尝试和调整,孙敬桥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日照当地条件的灵芝种植方法。今年是他种植灵芝的第二个年头,10000株灵芝种植成功。看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灵芝,孙敬桥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也更加坚定了把灵芝产业做好的决心。
小小灵芝孕育新的可能
为了种出高品质的灵芝盆景,孙敬桥在种植过程中格外用心。他坚持绿色种植理念,全程人工捉虫,不使用任何农药,确保灵芝的安全健康。“既然决定做这件事,就要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不能辜负消费者的信任。”孙敬桥说道。
“这些灵芝盆景都是利用活体嫁接技术培育而成的,每一个的形态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重样的。”孙敬桥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普通的菌棒成本大概30元,而做成灵芝盆景后,身价能翻好几倍,市场反响特别好,很多客户都是慕名而来。”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孙敬桥有着清晰目标。“下一步,我打算扩大灵芝种植规模,同时把研学旅游融进来。现在很多人对中草药了解不多,尤其是孩子们,我想打造一个中草药研学基地,让大家通过参观灵芝种植大棚、了解灵芝培育过程,学习中草药知识,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从园林苗圃行业的转型者,到灵芝种植领域的开拓者,孙敬桥用执着和坚持,让传说中的“仙草”走进了现实,变成了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产品。在他的努力下,小小的灵芝不仅承载着他的创业梦想,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