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
晚上,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说她和父亲在院子里倒腾的一亩三分地产量非常好,除了自给自足外,还余下近半筐小青菜呢。周围的邻友自家也种菜,不需要她们的菜,于是母亲便想让我在朋友圈替她卖菜,也好赚一些钱。
我的头立刻就大了。现在除了菜市场和超市,年轻人都喜欢在小程序上买菜,不仅新鲜,而且可以比价,又可以送货上门,体验感非常好。谁又要买母亲种的菜呢?而且就母亲发给我的图片来说,这些小青菜若不在两三天内卖出去,恐怕垃圾桶就是它们的归宿。“妈,这菜你就留着自己吃吧,也卖不了几个钱的。”我尽量把话说得含蓄。可母亲坚持:“这都是我和你爸亲手种的,没有打药水,味道特别清甜。”为了宽慰母亲,我只好答应了下来。想到身边的朋友都是肉食主义者,我又脸皮薄,于是我把青菜留了下来自己吃,把“卖来的”二十块钱转给了母亲。母亲直夸我有本事。我哭笑不得,为此我吃了好几天青菜挂面呢,别说母亲的青菜味道还真不错。
没过几天,母亲又来电话了。这回,她让我帮着卖家里的土鸡蛋。她说:“我和你爸养了几只鸡下蛋,都是土生土长的土鸡,就连吃的食物都是菜叶上的虫子,营养老高了。现在蛋下多了你帮着卖卖呗。”母亲还不忘表扬我:“上次你卖菜就很好嘛,再接再厉哦。”蛋不多,就三十个,母亲想卖一块五一个。其实比这小很多的鸡蛋就在卖一块钱一个,况且母亲这又是散养的土鸡,一块五一个不算贵。可是问题又来了,这虽然不愁客源,但是要和别人证明是纯纯的土鸡蛋可不容易,还得应付后续问题,于是,我再度买下了母亲的三十个土鸡蛋,给了她四十五块钱。当然这些鸡蛋也在未来的一个月成了我的早饭。
那天,母亲进城看我,我生怕她又拿出什么土特产让我帮她卖。可她一来就在厨房里东看看西看看,然后笑眯眯地冲我说:“我就知道是你买走了妈妈的菜,中计了吧?”我疑惑地瞪大了眼睛。母亲解释道:“你从小肠胃不好,又贪凉爱吃荤腥,这才几岁就有脂肪肝了?妈知道如果直接给你,你肯定不吃,就借这个法子让你吃点健康的。”我突然眼眶湿润了,原来这是母亲爱的谜语。
天气转凉后,我给儿子买了件羊绒毛衣,穿着保暖又舒服。可羊绒衫大多是纯色的,儿子不喜欢,怎么也不肯穿。我灵机一动,用跟母亲学来的针法笨拙地给儿子织了一只小猪佩奇,然后在他和我闹别扭时突然拿出来:“铛铛铛,小猪佩奇来喽,只有最乖的孩子才能看得到它。”儿子一下子变得惊喜,高高兴兴地把羊绒衫穿上了。我这才松了口气。
其实,爱是谜语,也有谜底。那份内心最真挚朴实的爱就是答案。无论是母亲还是我,我们都在这条路上努力着。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