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让市民吃上放心水产品

  大力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水产养殖环节执法监管,建立与市场准入制度相衔接的食用水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从源头到销售全过程严格监管———本报记者 陈蕾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日照市场上的养殖水产品的产量远大于野生捕捞量。然而日照人有个习惯,看重“野生”而轻视“养殖”,总是认为养殖水产的质量不如野生的。对此,渔业专家则认为,养殖水产品“风险”可控,食用养殖水产品其实更“放心”。
  连日来,本报记者跟随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深入到市场、各县市区的海洋与渔业部门及一些水产养殖企业(户),对日照市的水产品质量进行了探访。
养殖产量远大于捕捞量
  1月2日,记者在滕家村市场上看到,市场上的水产品还真不少。除了鱿鱼、刀鱼、鲅鱼等冷冻水产品外,还有不少新鲜的水产品,品种丰富。
  在一个黄花鱼销售摊前,记者问道:“你这个鱼是养殖的,还是出海捕捞的?”商贩犹豫了一下说:“这是海里捕捞的,刚刚从船上下来的……”至于销售的黄花鱼产自哪里,不同商贩回答不同,有的说是来自威海,有的则说来自连云港、浙江舟山等地。
  “现在天气变冷,很多渔船都不出海了。而且现在的捕捞品种主要为小杂鱼、虾蟹类、贝类。市场上的海产品为什么还如此丰富呢?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多数的海产品来自养殖。”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场监管科科长宋建杰向记者解释,现在市场上卖的大的黄花鱼,一般都是福建养殖的。那种在饭店里常吃的小的黄花鱼是海捕的。“这种体积这么大的,显然是养殖的黄花鱼。”
  来自市海洋渔业部门的数据,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日益萎缩,海洋捕捞水产的品种和产量都在不断递减。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养殖水产的产量在不断稳定攀升。“据粗略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海洋养殖水产品占据日照市海洋水产市场供应的60至70%。而在伏季休渔期间,除了冷冻水产外,养殖水产品在市场上的保有量更是高达80%以上。”宋建杰介绍。
看重“野生”轻视“养殖”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养殖的东西,吃着不安全……可能是我们对养殖的水产,缺乏了解吧!”市民曹女士坦言。
  “长期以来,日照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多看重‘野生’而轻视‘养殖’。”宋建杰介绍,“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既有日照人的传统习惯问题——— 守着大海,喜欢吃海捕海鲜。同时日照市民喜欢吃传统的海鲜,比如蛤、黄花鱼、皮皮虾等水产,而对大菱鲆、牙鲆等养殖新品种缺少一些尝鲜精神。其中主要原因则是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问题有顾虑。”
  记者了解到,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等养殖水产,尽管在日照不受待见,在销售地却广受欢迎。以大菱鲆为例,日照市养殖的80%的大菱鲆都卖到北京、上海、海南、广州、福建等地,而在日照市流通的大菱鲆不足20%,且大都销往酒店、宾馆等餐饮场所。
水产品入市须凭合格证
  日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人员一行,来到日照市石臼和金阳农产品批发市场,例行检查中发现一些经营鲜活水产品的商家,持有养殖生产经营者开据的食用水产品合格证。
  “为了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全,我们现在进货都是从能出具合格证的养殖户那里买,不进那些无合格证以及产地证明、自检证明的食用水产品。”检查中很多水产品商贩表态。
  “食用水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实施,确保了食用水产品质量可追溯源头。”宋建杰表示,从这次检查结果及商户反应来看,这标志着以食用水产品质量合格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已初现成效。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市自2017年4月起推行的食用水产品合格证加强了养殖户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对产品负责、对产品承诺,并向市场开具合格证明,如果没有合格证明,养殖户的产品将不能走向市场。这一监管手段的实施,有效地衔接起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保证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净化了市场环境,对于我市创建全省食品安全城市、促进现代渔业健康发展、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为使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更加完善,我们做了大量努力。”宋建杰如数家珍地讲述了他们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努力措施:在重点渔业村和养殖集中区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监管办公室,建设了水产品药残快检室;与市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执法协作机制,不间断检查或抽查养殖生产经营企业(户);加强水产品质量抽检,抽样综合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强品牌引领和产业标准化发展,新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8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无公害水产品企业9家……
养殖水产质量安全可控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海洋渔业资源一直处于衰退状态。随着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的大力倡导,我市的水产品养殖业得以迅猛发展,贝类、海水鱼、虾蟹、海参等养殖水产品越来越多地来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
  然而一提起养殖产品,不少市民谈“养殖”色变,认为养殖水产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对此,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研究员王雪梅认为,“百姓对养殖水产存在误解,是对养殖水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食用养殖水产品其实更‘放心’。”
  谈起原因,王雪梅介绍:“养殖水产品过程中的三个‘可控’,保证了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如今养殖水产品,其生产环境做到了可控,大多数企业都用绝对环保的水进行养殖,环境因素对养殖水产品质量的影响可排除。而在养殖生产过程可控,每个生产环节投入什么、投入多少、什么时间投入,相关状况如何都有记录,都可追溯,一旦出现差错或意外,可以补救或纠正。而外部因素的影响基本可控。如水源地出现环境污染,可以暂不进水等。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海洋周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市民吃上放心水产品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