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爆竹声中一岁除
图片
图片
  


何乃华
  人至中年,不光喜爱向前眺望,也开始沉迷于回忆过去。而回忆最多的,就是过年了。
  过年忆,最忆是爆竹。
  在山东省五莲县高泽镇西楼村我的老家,“爆竹”是比较文雅的称谓,一般不那么叫,而叫其“爆惊”。“爆惊”也就成了爆竹的土名。在我小的时候,放“爆惊”是过年的第一大快事。
  那时家里贫穷,父母忙碌一年也剩不下几个钱。所以,父母就不舍得让我们弟兄任性“挥霍”。但是,即使家里再穷,父母也会给我们买上些“爆惊”,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幸福年。
  那时我们都小,父母对我们自己放“爆惊”不放心,只让我们看着别人放,“听响”便成了我们的专利。后来,年龄渐渐大了,我们便开始偷偷摸摸地放,父母也终于不再干涉了,但还是会经常地千嘱咐、万叮咛,而且只允许我们放小“爆惊”,即“小干炸”。
  “小干炸”个头小,用药少,炸起来威力小、声音小,相对也就安全些。而且,它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常常是几毛钱就能买上一大“坨”。之所以“小干炸”论“坨”,是因为它并不像鞭炮那样是用信子编成一排后捆起来而成圆柱体,而是将它们一个个肩并肩地排着,粘成一大片,上面的信子各自翘着,或者朝一个方向抿着,非常好看。
  “小干炸”信子短,点燃后很快即炸。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经常把它放在石块上立好,用带火星的火柴杆凑上去,小心翼翼地点燃它的信子,然后立马跑开。只听“啪”的一声,“小干炸”炸响了,有意思极了。
  放“小干炸”毕竟是“小儿科”。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觉得放“小干炸”不过瘾了,就放起了大“爆惊”,如鞭炮,大花雷、二踢脚、“摔爆惊”等。鞭炮就是从鞭上拆下来的一个个大的“爆惊”。我们把鞭拆开后按个来放,就可以放很长时间。有时也到外面去捡拾别人放鞭时掉下来的“闭了音”的“爆惊”,回来后重新安上信子放,或者将其掰成两段,让有药的两头朝里相对平放,用火柴杆点燃其中的一段,着火的一段便向外呲花,引燃另一段,两段爆竹便相对呲花,此即“呲老嫲呲老汉”,非常有意思。
  大花雷,也叫大花雷子,是比鞭炮还大的“爆惊”,一般都比较长、比较粗,用药也多,是“爆惊”中“爷爷”辈的。它在燃放的时候,由于先喷一会儿花,然后再爆炸,因而叫花雷。当然,这也与它的外皮比较花哨、常常穿一些五颜六色的花衣有关。大花雷爆炸威力大,声音也大,如果在院子里放,甚至会震破窗户纸(旧时的窗户不是玻璃,而是木格子窗,冬天要用纸封窗保暖),所以大人们绝不会让我们在字院子里放。我们便在村外人烟稀少的地方放,有时也在路上放,常常把不知情的路人吓一跳。路人便骂,我们却早已做“鸟兽”散了。
  二踢脚身子比较长,中间靠下部位有一个信子,像中国的汉字“卜”。它共有两个响,实际上是一个曲花一个爆竹的联合体。点燃后,曲花先“噗”地一声响起,将它上面的爆竹送上天,等上面的爆竹引燃了便在空中炸响。放二踢脚是个技术活,不能放歪了,否则可能钻到人群或者草垛里,那可不是玩的,极有可能伤着人或者引起火灾。
  记得有一年,我已经上初中了,寒假时,轮着我到高泽初中护校,晚上便住在学校宿舍里。天气寒冷,夜色又深,伸手不见五指。按照学校规定,夜里护校人员必须围着教室转几圈。自己心里害怕,我便想起了一个办法,买上了一些二踢脚,定时朝前面的黑夜里放上一个,只听见这里“噗”一声,几十秒工夫,远处便响起“啪”的一声。随着这一声炸响,我们也不害怕了,也就不用再过去巡逻了,可谓一举两得。
  “摔爆惊”就是没有信子,无需用明火点燃,而是直接通过挤、压、摔而爆炸的“爆惊”。这种“爆惊”刚出来时很受欢迎,它最大的好处是放起来方便,也更能出人不意,可以当恶作剧。想吓唬谁,直接从他身后一摔即可。所以,非常好玩。但缺点也有,就是比较危险,一不小心压着了、挤着了都会爆炸,所以它属于“危险品”。大人们不放心我们放“摔爆惊”,也就不愿意给我们买。再一个,“摔爆惊”最怕受潮,一旦受潮,就不容易摔响了。
  这就是我关于过年放“爆惊”的记忆。多年来,伴随着一声声“爆惊”声的炸响,年也就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正可谓“爆竹声中一岁除。”而我们过年的欢乐也随着年味的渐浓而近、年味的渐淡又远。但是,不管怎样,镶嵌在记忆中的年味不会淡忘,镂刻在脑海中的“爆惊”自会永存。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副刊·文苑】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爆竹声中一岁除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