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传承优秀家风惠泽宗亲族人
——读本族《昆阳石屋山阴李子家谱》想到的

  李忠春
  我是一个乡情比较重的人。家乡芳香飘溢的泥土,茵茵欲滴的麦苗,蜂飞蝶舞的杏花,时时氤氲在我的思绪和梦乡,经常流淌进我的笔端。这些年来,我无论出差何处,身在何方,总是感念着故乡,祝福着宗亲。
  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是个激情澎湃、风云变幻的年代。我们小时都经历过文革,对家谱讳莫如深,因为这在当时是“四旧”。只是在家里的油灯下,炕头上,经常听到先辈和兄弟子侄们私下说起家谱上的故事,以及全家族爷们春节或清明,回到本家圣地诸城市枳沟镇的乔庄,集体祭拜祖先的经历。
  狗年新春伊始,通过电子信箱,我敬收到本家爷们树银和族亲们呕心沥血、广征博集、精心编撰,荦荦十几万字的《昆阳石屋山阴李子家谱》。拜读之后,感慨良多,万端思绪又回到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枳沟、乔庄、东云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又回到了我的思绪中、梦乡里。
  我的家乡位于鲁东南沂蒙山与潍坊平原交界处,地处潍坊诸城市和日照五莲县交界,宗亲们就生活在这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潍水河边。这方奇山秀水曾养育了无数的历史文化名人,山东的诸城也就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陕西的韩城、浙江的绍乡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历史文化名县。
  拜阅敬读家谱里边的照片和信息,先辈和宗亲们的身影又鲜活丰满地来到了我的眼前,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的四季美景,艰辛而又快乐的生活,又真切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白胡子老头在殿大爷脾气火爆,刚正倔犟;忠正大哥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在淮海战场上见过陈毅元帅,回乡后长期担任村党支部委员,为人豪爽,幽默风趣;一太侄子当过生产队长,为人正派,性格耿直;还有浓眉大眼,高大雄壮,英武逼人的茂太侄子,等等。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家父和本家爷们在我家不时召开的“家族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商量着如何帮助宗亲族人们处理家里的难事急事,特别是看病就医。那时的乡村,民风纯朴简单,宗亲们团结一致、互助友爱、互谅互让。这些让人温暖亲切的形象场景,历历在目,总是在我的心中回忆,在我的梦中走动。我的这些宗亲们,为人厚道朴实,处事真诚实在。听老人讲,当年经济困难时,外地的乞丐也愿意到这里来讨口吃的,因为这里的人不“眼生人”,对外地人和善。这些禀性也深深地流进了我的血液中,嵌进了我的性格里。
  第一次看到先祖的文字记载,解开了我心中很多欲解未解的疑问,从族谱这些简约精炼的文字中,我了解了家族的来龙去脉,也看到了先辈们那颗历经风雨沧桑,始终执着不变的初心,这就是让家人后辈们过上平安祥和、丰衣足食、阖家安康的美好生活。据先祖鹏翮等前辈修撰的家谱记载:“吾李氏本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东门里人也,洪武三年(1370年)分析大族,东实海滨”。屈指算来,已近650年了。在这近六个半世纪里,我的先辈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栉风沐雨,颠沛流离,从三晋一路走到东海齐鲁,在古密州的潍水河畔扎下根来,在这里繁衍后代,生生不息,留下了不懈奋斗的足迹。我们云门支系的先祖维翰、维正、维庆三兄弟,也是投亲靠友,来到十几里外的古莒州的小山村生活,到我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历经近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变迁,如今在这个小山村,也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了。
  不忘初心,慎终如始,方得始终。老一辈的家风族训,像春风化雨,滋养哺育着我们家族一代又一代后人。如今的家族盛景伟业,得益于优良家风,受惠于家族传承。这是先辈在天之灵对我们护佑的结果。我们对先辈要永远怀着感恩之意,敬重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修撰这部家族宝典,就是对先祖最好的敬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前人。我们李氏家族如今人丁兴旺,东南西北,工农商学,五行八作,到处都活跃着宗亲们的身影,很多都是所在单位的栋梁骨干。通过这部浩浩家谱,也得悉了我的宗亲族人家在何方、业就何处。家谱成了联结我们的桥梁纽带,加上现代化通讯手段带来的便利,宗亲们建立联系,互通有无,彼此帮助。应当说,这是惠泽宗亲族人的义举善事。
  国有国史,县有县志。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特别是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和家传文化。追逐水草,聚族而居的小农社会的田园生活,就成了先祖永远的追求。族有族谱,家有家规,一个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每一个家族,无论张王还是李赵,经历过一段时间,特别是承平时代,或逢盛世,修撰记载本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家谱,成了全体家族成员共同的理想。这种深厚的族谱文化,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宗亲心中。各位宗亲为此真可谓念兹在兹,凝心聚力,共襄伟业!乔庄宗亲钟东老兄首倡义举,其他族亲同声响应。树银和众亲风雨无阻,不辞劳累,奔波忙碌,数年如一。散居在齐鲁大地,白山黑水,甚至全国各地的宗亲不遗余力,倾力支持,呈现出一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动人景象。正如树银在微信中说的,我们家族的春天又来到了!看到这些,我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呢?我向宗亲们对家族事业的拳拳爱心和殷殷深情,表达崇高的敬意!也对通过这次续谱活动,宗亲们表现出来的团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感到万分的欣慰。
  我的父辈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能说是粗通文墨,但他们都有着很好的文化修养,一些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经常挂在嘴上,见于行动。家严经常这样教育我们,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人心齐,泰山移。这些家教族训让我们受益良多。
  积善人家有余庆,修身如执玉,积德如遗金。先辈们的精神是我们后人最好的教材。敬阅先祖的奋斗经历和精彩事迹,我们可以受到激励鞭策。在当今世风激荡、社会巨变的时代,我们家人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和执着,把先辈们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和纯朴实在、忠厚善良的家风传承下去,发扬广大,不断开花结果。这样,我们的家族才会更加兴旺发达。
  家如是,族如是,国也如是。只要中华儿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团结一心,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坚如磐石,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传承优秀家风惠泽宗亲族人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