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爱在那片海
 ——— 记鲁日海渔61895 船长王平钢
  

本报记者 陈蕾
  风雨中保持船的正常航行;准确判断哪里有鱼获;能沉着应对和处理船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在王平钢眼里,这些都是一位船长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今年48岁的王平钢是东港区涛雒镇栈子一村人,鲁日海渔61895船长。前不久,他带领的渔船在市文明办、市海洋与渔业局文明渔船创建活动中,被授予“日照市首批文明渔船”。
  出生并成长在东港区涛雒镇栈子一村的王平钢,从小耳濡目染渔民村的生活,初中毕业后,就跟随本村的人出海捕鱼。或许是血液里天生有着对大海的眷顾,王平钢对船只性能、操作的敏锐感觉超越了一般人。1987年第一次上船(木壳船),他便能自如地驾奴船只,仿佛那是与他配合多年、默契十足的伙伴。很快,几年的海上历练让他练就了一身捕鱼的好把式,渔船的驾驶技术也不错,他也很快走过了从普通船员、大副到船长的成长历程。
  如今,王平钢和他的伙计们拥有两艘渔船———功率为203千瓦的鲁日海渔61895和鲁日海渔61896。“去年9月刚开海的时候,碰到了大的鲅鱼群,不一会打上来2万多斤,市值10多万呢!”近年来,王平钢和他伙计们拥有的这两艘渔船,年捕捞产值均达100万元以上,船上的渔民人均收入在5万元上下(工作4个月左右)。
  多年来,他领航的鲁日海渔61895船多次参与海上救助,彰显了新一代渔船人的无私无畏、勇于担当的宽广胸怀。
  2017年10月10日,他们和村里的渔船又一次编队出海,有一天夜里12点左右,正在收渔网时,忽然接到一艘长20米的小铁船的求救信息:螺旋桨被缠住,船只已经失去动力……接到求救后,王平钢迅速调整航向,靠近小铁船,把他们船上的锚给拿起来,进行拖船。最后历经6个多小时,把小铁船给平安的带回岸边。
  回忆当时拖小铁船的经历,王平钢告诉记者,“其实当时海上风浪有十级左右,两船不太容易靠近,需要我有十足的把握,能成功的‘靠近’小船,把他们的锚拿起来并不伤害到它。”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最大的担当是内心的担当。”正是这种源自责任、内心的担当,让他总能在一些特殊的关头,勇敢地站出来,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做出决定。
  去年的九月份,在104海区他们捕获了一条翻车鱼,有五六百斤重。“因为翻车鱼极其罕见且近年来海洋环境屡遭破坏导致其数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已受到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密切关注。”王平钢介绍说,翻车鱼的经济价值其实并不高,主要是吃它的肠子。在权衡后,他和伙计们互相配合着,又把捕捞上的翻车鱼放到海里去了。“靠海吃饭的人,是爱海的,总是希望它(海洋环境)越来越好地。”王平钢注视着前方的渔港,娓娓道出他们放生的理由。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海洋周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爱在那片海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