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借助各级政策扶持,对库区村有计划地进行整村搬迁,成为东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大举措。请看来自基层的报道——
水库移民搬家记

  本报通讯员 朱先成
  尽管住上楼房,尚需几个月的时日,可苏闫日却早早地打起了搬家的谱。
  5月29日上午,在陈疃镇石灰窑,笔者见到他的时候,苏闫日和家人正在商量着买家具的事。他想要一个小茶几,放在阳台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外边的风景。
  年近90岁的老窑匠苏闫日,是石灰窑村人。1958年建日照水库时,为给水库腾地,几个村实行搬迁,他和乡亲们也就成为了库区移民。
  好多乡亲们都远走他乡,苏闫日故土难离,在水库边就近安了家。“大部分房屋低矮、潮湿,村子离镇上也远,买东西都不方便,种地只能靠天吃饭,要是遇上下大雨,水漫庄稼地,一年的收成就全部泡汤了……”,在苦日子中,苏闫日由一个30刚出头的棒小伙,熬进了耄耋之年。
  距石灰窑村几里开外的陈疃镇驻地,正在建设中的莓香小镇陈疃社区一区一排排整齐崭新的楼房即将拔地而起。那里,就是苏闫日的新家。
  再过不久,石灰窑、杨家山子、北疃及驻地东陈疃共计4个村的村民将成为这里的首批居民。
  2017年,东港区人民政府为彻底改善日照水库移民的居住条件,启动了库区村搬迁工作,并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陈疃镇率先实施大规模整村搬迁。
  “我们采取先建设,再搬迁,最后拆除原有住房的方式。让村民一分地也不少,还能住上新房子。”陈疃镇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将对19个库区村、10227口人进行异地搬迁,集中安置到镇驻地统一居住,项目共分三期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一区建设,2019年上半年将搬迁入住。
  苏闫日的苦日子到头了!
  其实,实行库区村整村搬迁,在东港早有成功范例。
  走进许松和在西湖镇兴新小区搬迁点的新家,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离他家十几米远,就是西湖中学。
  “站在家里就能看着学生上体育课,活了这么多年,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许松和笑着说。
  2017年2月,西湖镇正式启动董家岭村异地搬迁项目,将董家岭村50户和大石头村靠近董家岭村的9户实施异地搬迁。
  说起以前的老村———董家岭,许松和不愿意过多地回忆,村里只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羊肠小路,只有“赛车手”才敢在这条路上骑自行车;石头搭架、黄土垒屋、麦秸搭棚……“现在想想,都还觉得不可思议,当时那个地儿真不是人住的啊!”
  人搬走了,地不可能带走,怎么办?西湖镇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村庄原有土地资源打包,一部分土地租赁给九仙山映山红苗业有限公司经营,村民不但可以享受股金分红,而且园区优先聘用贫困户进园打工。一部分成立大华山映山红合作社,全部收益用于贫困户脱贫和村集体积累。
  库区村搬迁,东港区思考不止于让库区移民住好。东港区扶贫办一位负责同志表示,村庄搬迁后,将跟上引导,通过“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吸引有资质的企业带着技术、资金和人才下乡进山,盘活土地、山场等存量资产,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并探索通过资产入股、入园做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吸纳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共享发展成果。
  后续,陈疃镇、西湖镇、南湖镇、后村镇50余个库区村实行有序地异地搬迁,腾出来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打造日照水库环库湿地和产业振兴实验区,库区移民的好日子来了!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东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水库移民搬家记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