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思考
  

李宏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党在深刻把握我国农情国情基础上谋篇布局的农村发展新战略。客观理性审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制度掣肘,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加快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对各地推进乡村振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实践价值。
  一、健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对城市与乡村关系的新定位。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应在明确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责任与事权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等领域调节城乡和区域收入差异,加强对农民和贫困人口的支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下乡激活农村资源,变农村资源为创富资本,变乡村为创业乐园,变农民为合作股东,实现城乡之间互补共赢、共生发展,为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
  二、构建常态化的乡村发展支持保护制度。一是加快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完善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实现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明晰集体产权,盘活集体资产,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三要建立乡村振兴的用地保障机制。完善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政策,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鼓励不同地区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业农村电商新业态以及返乡创新创业等状况先行先试,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激活乡村沉睡资产、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审慎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操作办法,为乡村振兴留出用地空间。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效途径。四是推动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建立健全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协同参与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财政可持续性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变为支农基金,实行滚动、有偿、可持续使用,做大支农资金“蛋糕”。二是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扶持机制。加快推进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把“政银担”、农业领域PPP等金融支农创新模式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加以本土化的应用。发展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农民信用合作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强化金融监管,严格管控风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通过制度性供给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乡村振兴,重点是探索建立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用地保障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以入股、联营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共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项目。
  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激活农民主体意识,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民主意识,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提升乡村多层次教育水平,培育懂农业、爱农村、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青年农场主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农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注重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人。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农村大显身手,发挥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构建高效、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支持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医生教师、党政干部以及技能人才等投身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成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设性力量。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工作,创造条件吸引和推动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村技术人才等优秀分子进入村级班子。
  五、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乡村绿色发展是全链条多层次,整体性的绿色发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要在乡村资源环境管理、乡村绿色循环低碳生产、贫困地区乡村绿色开发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利益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水平,加大公益林、草原生态林、退耕还林的补偿补助奖励力度。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形成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思考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