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82 岁老人笔记本上的日照变迁
  

本报记者 秦晓涵
  9月19日,日照市规划展览馆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边看展板边认真地在纸上写着东西,他弓着腰,脚步缓慢地走走停停。记者疑惑地走近老人,只见他手里的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日照这些年变化的新地名和日照的名人简介。
  “大爷,您记这个干什么呀?”
  “我要回去讲给他们听。”
  这位老人叫刘惟杰,82岁,老家在岚山区巨峰镇柿树园村。1959年,刘惟杰作为日照“闯关东”的人员之一,来到东北。
  刘惟杰说的“回去”是回东北,讲给那里的人听日照的巨大变化。他每次回故乡日照都会到处转转,不会用智能手机拍照记录,就用手写的方式,把日照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记下来,讲给儿女和亲戚朋友听。
  原日照县地偏鲁东南,交通闭塞,是个地瘠民贫的地方。“那时候穷,没得吃,我们村口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听说到东北不仅能吃饱,而且是到制药厂上班,每月还能发33块钱的工资。”
  规划展览馆“城市记忆”板块记录了日照县以及日照建市后各个年代的老照片。1989年地级日照市成立,1992年设区带县。30年,日照从一个城市建成区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县城,逐渐成长为城市建成区110.7平方公里,有活力、有魅力的港口城市;30年,一个黄海滩头的小渔村,蝶变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海陆空立体交通门户。一个个历史坐标点,连成了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
  刘惟杰停住了脚步,仔细看着墙上的每一张照片,许久没有说话。
  “看到这些照片感触太多了。我们家兄弟姊们十个,我是老小。当时我去东北,临行前,母亲拉着我的手问我想好了吗?我内心是不想去的,但日子实在太穷了。我跟母亲说,等到了那边不仅能让您吃上豆腐,还能吃上肉。”说到这里,刘惟杰哽咽了。
  “现在日照变化很大,日子越来越好了。”我赶紧说道。
  “是的。每次我回来,家乡的变化都很大。我们村前早就通上了沥青公路,镇上还建了旅游小镇。你再看这个机场、高铁、高架桥快速路,几年前我回来还没有咧。”刘惟杰指着他笔记本上记录的字样:巨峰镇———北方海岸茶香小镇,后村镇山字河村——— 日照机场,奎山———高铁等,笑着对记者说。
  刘惟杰看到的交通变化是日照“高铁时代”的一个缩影。2018年12月26日,青连铁路建成通车,并与济青高铁相接,起始于日照的鲁南高铁也将于今年建成并与京沪高铁连通。日照机场已开通到北上广深等21个国内重点城市的航班。日照海、陆、空结合的现代化、立体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刘惟杰每隔几年就会回来一次,心心念念放不下故乡。目前女儿已经回日照工作,刘惟杰也计划着回来居住。“一直忘不了60年前离开家乡时候的情形,心想一定会回来,我想这一天已经快到了。”
  与刘惟杰老人话别后,我感慨时光的变迁,更感慨日照的飞速发展。
  临海拥港的日照,坚持“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正着眼城市未来发展、着眼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着力打造“一个中央活力区”,岚山、莒县、五莲“三个活力发展极”,开发区、太阳城、白鹭湾等“六个特色活力圈”,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
  “看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心里由衷地高兴。在我心中,最期待的事就是赶快回来。”刘惟杰说。
  后记
  刘惟杰老人身体还很硬朗,当记者问起谁陪同来的,刘惟杰笑着说自己一人。“闺女说我年纪大了不让我自己来,但我还是想来看看,就趁她上班后偷偷跑出来,骑自行车来的。”我被刘惟杰老人的可爱逗笑了,更佩服他迫切想了解日照发展的决心。刘惟杰女儿家距离日照市规划展览馆7.5公里路,老人家骑行往返需要2个小时。
  我期待刘惟杰老人回到故乡后,再次与他重逢。
  (投稿地址:rzrb30nzhw@163.com,联系电话:8779520。邮件请注明“30年征文”字样,征文需署作者真实姓名并附联系电话。)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82 岁老人笔记本上的日照变迁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