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 大家新作
古树新枝
图片
  

许晨

  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
  汉柏秦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
  古人一首七绝,道尽了“天下银杏第一树”的前世今生。这棵几乎与华夏民族共生共存的奇树,就深植在春秋时期莒国———不,应该说是年代还要久远的浮来山上,即现今的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境内。
  又是一年银杏黄,我随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9“礼·遇中国”跨国文化交流团,在著名历史学者、团长倪方六率领下,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副团长孔庆东、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国家一级美术师李恒等随团嘉宾慕名来到了这里,直奔浮来山风景区的定林寺,观赏拜谒名闻遐迩的银杏树王。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们轻轻走近这棵“祖宗树”,只见它树身高耸立地摩天,树冠如盖遮云蔽日,绿中泛黄的枝叶四处伸展,一棵树竟如同一片林一样,偌大的院子里挤得满满当当。粗大的树干围着一圈红绸带,那是顶礼膜拜的人们求福求子挂上去的,期盼带来福气与吉祥。
  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与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之称。它的果实俗名白果,从栽种到结果要三四十年,“公种而孙得食”,是树中的老寿星。而莒县这棵银杏王,树龄已近4000年,经历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变迁,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尤其是它所俯瞰的莒城,虽是春秋时期一个不大的诸候国,然“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其国君曾在银杏树下与鲁国结盟,百年修好。齐桓公小白早年在莒国避难,勤学苦练积蓄力量,成为国君之后,以管仲为首的扶臣常提醒他“毋忘在莒”。小白始终牢记远大志向,富国强兵,终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从而留给后世一句成语“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其意深远重大,比喻勉励人们不要忘记峥嵘岁月,不要忘本,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此语在宝岛台湾更是家喻户晓,尽管起初是蒋家父子退出大陆时的警言,但内含着毋忘家乡、毋忘祖国、两岸一家亲的民族大义。正所谓:银杏树千年见证,莒文化源远流长。
  很快,我就在今日的莒县体味到了“春来老树发新芽”的含意。走出浮来山景区,年轻的莒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兆梅女士迎接并介绍了县域详情,使大家充满了神往。接着,旅行车直接开到县城一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只见塔吊高耸,机声隆隆,载重汽车来来往往,一处处斗拱飞檐、古香古色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听了工作人员的解说,人们方才明白:这里正在重建春秋时期的莒国古城。既是传承优秀的莒文化,又是打造一个人文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莒国,最早属于东夷古国,早在5000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古陶器中,有20余件刻着图像文字,其中,“旦”字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最早的象形文字,早于甲骨文1500余年。国都莒城从周代起,已有3000余年历史,现存县城中心位置,由内外城组成,面积约25平方公里。至今大段城墙犹存,冶铁、铸钱、制陶作坊遗址历历在目,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专家考证,古山东应有齐、鲁、莒三种文化,前两种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而莒文化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式微。实际上,它有过曾经的辉煌,同样汇聚成山东乃至中华文化的滔滔洪流。这里具备建设一座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文化古城基础。在深化改革开放、新旧动能转换之时,莒县决心做好旧城改造这篇大文章。县委一班人多方征求民意,反复论证、科学规划,提出“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方案,决定不搞相对容易见效益的房地产,而是迎难而上,别具匠心。他们组团走遍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10个省的30多座古城,规划图纸20易其稿,招商引资自筹资金,聘请全国一流水平的规划团队、运营团队、施工团队,在原址上联袂打造莒国古城。
  说话间,工作人员打开了古城规划馆大门,邀请我们观看按比例缩微的沙盘模型,以及三维立体动画视频。只觉春秋风云扑面而来,长袍大袖车水马龙。古城规划了城墙、莒王宫、城阳王府、刘勰纪念馆等“十大文化景点”。主城门高46.2米,共有4个阙楼、6个敌楼,城墙高15.3米,用春秋风格夯土建成,全国独一无二。莒王宫总面积6 .6万平方米,是国内单体最大的春秋宫殿,堪称“中国第一春秋古城”。
  莒国古城项目开工两年来,得到了莒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征地拆迁进行顺利,施工队伍夜以继日。因为这是一项传承3000年莒地文明、承载世代莒地人文灵魂的精神家园,是造福全县人民群众、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啊!午饭时,就在大家啧啧称奇、交口赞叹的时候,莒县县委书记孟青闻讯赶来见面。他人到中年,个头不高,外表像位书生,实则是有过四年援疆经历的实干家。
  谈起这个古城项目,孟书记如数家珍:“今年40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明年抓好装修和部分街区试营业,2021年,也就是建党100周年要全面开城。到那时,人们看明清到北京、看唐朝到西安、看宋朝到杭州,看春秋就到日照莒城,争取在全国叫响‘春秋莒国’‘毋忘在莒’品牌!”
  好一个“毋忘在莒”,这与今天党中央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啊!由此可见,我们共产党人开创的新时代,延续优良的传统文化,融合现实的人民需求,永远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正在满怀豪情地去拥抱阳光灿烂的明天。千年古城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新姿。
  感谢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平发展基金会,感谢2019“礼·遇中国”跨国文化交流团国内段活动,使我有机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走访古老而年轻的日照、莒县。团员除了上述朋友外,还有外交学院教授周义瀚、著名媒体人朱学东、湖北日报首席记者张欧亚、大连晚报记者谷子、原新浪读书频道编辑杨卓等人,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平发展基金会代表谢秉育全程参与指导。这里的“三千年古城、四千年古树、五千年古文字”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灿烂,给我们以感官上的震撼、精神上的升华,而新的“莒国人”正在继承先人的精华,创造着更加辉煌的交响乐章。
  夕阳西斜,熟谙历史考古的倪方六领队,不但自己认真观赏,还时刻不忘组织团队的集体活动。这时,他看看天色向晚,招呼着大家及时上车返回。旅行车经过浮来山景区,我情不自禁地要求停一停,再次来到那棵神奇而珍贵的银杏古树下,围着它慢慢走着、看着、思考着,感到它就像一个睿智的长者,抚着长长的胡须,笑看着眼前的一切。
  蓦然,我发现它那苍老的长满“老年斑”的树干上,又生发出一条条嫩黄的新枝叶,那么新鲜,那么刚健,显示出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许晨,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山东文学》社原主编、社长,国家一级作家。
  出版有《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血染的金达莱》《巍巍“泰山”》《琴声如诉》,以及纪实文学海洋三部曲(《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一个男人的海洋》《耕海探洋》)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
  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全国海洋文学大赛特等奖、第三届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中国梦”征文一等奖等奖项,并入选《山东新文学大系》。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副刊·文苑】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树新枝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