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王涛:笔墨的慈悲
图片
  

大凤
  缘于世界之丰富性、人格之多重性、美学之多样性、审美心理之复杂性,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所创造的作品一定是丰富的、多面的、立体的。单一的作品,很难引发更为持久的激赏与共鸣。进一步讲,即便是在同一个人那里,随着时空环境与心境的变化,其审美亦是不同的,是变化的。艺术唯有效地表达出上述功能,方可感人,方可生生不息。
  梳理当代人物画大家王涛的创作历程,我们发现,其作品题材之广、表达意蕴之丰富、美学性格之多样,共同造就了他大气摩荡丰富饱满的艺术情绪。王涛笔墨具备儒者风范、佛道尊范与侠者之气,往纵深分析,则指向笔墨的慈悲。具体而言,这笔墨的慈悲可以从四大题材中体现,又在不同题材那里得到了美学深度上的融一。
  王涛笔墨的慈悲精神,是他八十年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投射到艺术本体上的反映,是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与不懈的艺术探寻之后,落脚到笔墨里的体现。一笔一墨,皆是精神的具象化,而这具象化的背景则是文化,是儒、释、道传统血脉以及近世以来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与独特的徽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与滋养,最终幻化并融一为手中笔墨的结果。
  从题材方面下手分析,王涛笔墨的慈悲可得矣。
  一曰春牛图。《春牛图》是王涛百画不厌的题材,图式成熟,用笔精爽,语言清新,那是对自然美、童真美的讴歌,是对阳光、春风与少年心事以及大自然澄明之美的赞美。一切都是纯熟的状态,年年画,反复画,心随意转,揣摩端详,乐此不疲,可见王涛内心深处对春之歌的深沉呼唤,体现着一位笔墨长者对美好世界的期许,一颗慈心宛然可见。《春牛图》成为了王涛的代表图式,成为他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杨柳依依,好鸟相鸣,春深处牛背上的少男少女,那响亮的笔墨,那明丽的阳光,那煦暖的心境,那浓郁的诗意,已将人引领进这大好春光之中,乐而忘返。
  二曰佛禅图。王涛作品,用占比重较大的笔墨对准佛道人物,他们或坐禅,或学佛,或静观,或捧钵,或醉酒,或行脚,或得喜,或伏虎。他还画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画道教人物钟馗,画《天地一盘棋》。此题材是辽阔的宇宙情怀通过笔墨进行吐纳的表现。画佛画道,不只是王涛的一种人文情结,更是一种基于宗教精神的情怀。其实,画佛道人物不是目的,那是一种审美表达的途径,归根到底,是一种在笔墨中修行的人生态度。笔墨作为众多艺术语言之一种,画家画来画去,画的不都是自己吗?
  三曰古人诗意图。庄子的《逍遥游》、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意图、《将进酒》诗意图、苏东坡“大江东去”词意图、《前后赤壁赋》图、王维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意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醒世咏、疑是民间疾苦声……读此系列作品,弥漫着满满的古典的“同情”。一个个鲜活的古典诗文意境,藉笔墨宣纸在一个个观者那里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在场,那是王涛用时代的笔墨向渊深浩荡的中国文化致敬。唯有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如此对待中国文化的炽烈情怀,不是慈悲为怀又是什么?
  四曰圣贤典故图。巢父遗牧、高山流水、老子出关、庄周梦蝶、卧薪尝胆、虎溪三啸、竹林七贤、李白醉酒、怀素书蕉、东坡洗砚、梅妻鹤子、米芾拜石、桐城三尺巷、二十四孝,朱耷、石涛、渐江、郑板桥……都频频被纳入到了他的笔墨之中。历史长廊里立着一个个圣贤人物,立着一个个伟岸的人格,他们共同组成了苍茫、浩然、深沉、慈悲的中国人格。王涛对他们充满了深沉的感情,画这些人物,即是以一颗敬畏之心向高标的中国人格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前,我曾见过王涛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为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杜鹃啼血》所画的海报,画中少女的哀怨,可谓震撼人心。此作笔墨奔放,干净利落,轻重到位,无可挑剔,对人物情态的塑造,对人物传神的摹写,可谓达于极致,画家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宛然之上。此作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每读到这件作品,总是给人以剧烈的心灵涤荡,不仅丝毫不觉得“过时”,而且常读常新,原因就在于其笔墨之中蕴含着真诚的“同情”。我相信,那是一种来自于善的力量。窃以为,美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没有真,美则无骨;失去善,美则无魂。真善美三姊妹,美是最小的妹妹。放眼天地,天地有大美,这美一定是至真至善自然而然的统摄、发酵与融一。我没见过一个不真、不善的画家能创造出感动人心的笔墨。
  布丰说“风格即人”。从这个角度上理解,笔墨即人,笔墨长成什么样,人就长成什么样。笔墨的朴厚、澄澈、古雅、放逸、苍茫、慈悲,皆是人的内心语言。一笔一墨,无一不统摄于“慈悲”这个最根本的美学基调。在淝水之畔,王涛居高楼,望黄山,慕先贤,思浩荡,在纸上建造自己的笔墨世界,与他笔下的人物以心印心,相看不厌。在皖南古村查济,王涛寄醉自然,与山水田园相见欢,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一花一草,三月一亭,五月一阁,亲手造园。古色古香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寄醉园”,充分体现了王涛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体现了他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真善美的敬畏。无论是笔墨的建设,还是园子的建设,都体现着王涛的人格追求。他对时光的眷恋,他对美的执着,他对山水田园的回归,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他对人的礼赞,皆归于笔墨的慈悲。这慈悲,映照着古老的大写意人物画那焕然一新的笔墨的天空。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副刊·人文】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涛:笔墨的慈悲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