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做好的德育
  

于晓斌 高月杰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好的德育活动,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美丽的辞藻、夸夸其谈,不需要上升到怎样的一个高度,也不必带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仅需要实实在在的感受,真真切切的体会,如此,再深奥的道理也会入心入脑,就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一般。
  好的“德育”,应该有一个生活的支点。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曾说过:“美德是一个行动问题,并不需要许多的学问,也不需要费许多的口舌。”有一个吃橘子的故事可能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有所启迪:
  一个孩子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直接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孩子,这是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张嘴就能吃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他的母亲说道。
  “妈妈,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来品味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更不是用来浪费的,这也就是要告诉你,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母亲说:“孩子,橘子里的果肉长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还有另一层用意呢,你知道吗?”
  “还有什么用意呢?”孩子好奇地问。
  “那就是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个橘子,那就要懂得把它分成多份,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然后与别人一起分享。”
  一个普普通通的橘子,一次再简单不过的吃橘子事件,却让这位母亲把许多为人处世之道诠释得合情合理、恰到好处。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严肃的面孔,没有甲乙丙丁的大道理,有的只是朋友似的娓娓交谈,话语不多,也不深奥,却能让孩子知晓人间真理。
  德国一位学者曾打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却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德育,犹如汤之于德育。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德育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力。
  好的“德育”,应该有一份文化的浸润。不妨把德育课堂搭建在原野,让学生看绿意涌动、花枝招展;听悦耳鸟声、细语春风;闻淳朴的泥香,感煦暖的阳光,孩子们怎能不被大自然的多彩缤纷所打动?内心怎能不激荡起青春的冲动?又怎能不对生命产生由衷的赞美与热爱?也不妨和学生一起读《论语》,感受孔子的仁义谦和和师生间的其乐融融;读杜甫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读鲁迅杂文,领悟作家力透纸背的愤慨与警醒……沉浸其中,学生们的心灵怎能不被深深地震撼?情感世界怎能不萌发爱和理想的幼苗?久而久之,这些积极的文化元素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家国意识、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产生的德育功效,势必会在单纯的德育之上。
  好的“德育”,应该有一个自由的表达。可以像孔夫子那样,师生围坐在一起,畅谈各自理想和志愿,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让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始终涌动和澎湃着一股野性的冲动与追求,然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此,德育才会“灵动”起来,学生的价值观、精神的成长得以关照,以更加柔软、温暖的方式去拥抱这个世界;如此,生命的深邃、美丽和尊严才得以凸显,由此生发出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也正是德育工作的意义所在。唯有如此,当N年以后,孩子们重回校园,才有可能找到他们孩提时的有关坚毅、执着、宽容、友爱、平等、包容等“德育”的一些美好记忆,而这些记忆早已悄然无声地融入到他们的举手投足、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深入到他们的骨髓和灵魂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好的德育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