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艺臻
日照的夏天,草木葱翠,处处彰显出生机。5月31日,日照市工业学校作为全国首所中职类雷锋学校举行“全国雷锋学校”暨“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教育践学基地”授牌仪式。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把青春奋斗与雷锋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勇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职业院校如何学雷锋育新人?如何培养出具有“螺丝钉”精神和“钉子”精神的优秀职业人?日照市工业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日照市工业学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示范学校。在雷锋学校创建中,日照市工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雷锋精神融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了雷锋精神传播,提升了学校文明指数,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
立足职教改革 彰显学校特色
2021年9月26日至27日,由雷锋杂志社、中国教师杂志社、中华慈善总会雷锋基金会主办的“新时代雷锋学校论坛”在河南南阳市隆重举行。日照市工业学校作为全国首所中职类雷锋学校,荣获“雷锋精神进学校优质项目奖”。
创建雷锋学校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创建文明校园高度契合,雷锋精神是育人育才、文明创建的重要精神资源,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学校打造“工校先锋、匠心育才”品牌,通过主题党日、党员先锋岗、“红色志愿者”等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引领效应”。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通过开发校本教材、组织专题班会、深化课程思政等方式,把雷锋精神融入其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形成“自己人效应”。创建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相融合,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教师强素质、转作风、树形象的重要抓手,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形成“联动效应”。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螺丝钉精神”和“钉子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中职生基础素质和成长紧密相连。2021年学校制定《雷锋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分别面向学生和教职工开展“弘扬志愿精神,彰显青春风采”“甘当螺丝钉,筑匠心育匠才”两大系列活动。截至目前,组织各类学雷锋活动110余次,参与师生2000余人次。活动促进了雷锋精神传播,提升了学校文明指数,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
坚持立德树人 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在校园内树立2座雷锋塑像供师生瞻仰,设计制作4处楼宇雷锋文化墙供师生观摩,打造18位“雷锋精神”楷模人物事迹长廊供师生学习,命名设立“雷锋广场”“雷锋大讲堂”“雷锋精神主题公园”,在教学楼走廊、学生公寓各处制作宣传版面200余幅。通过精心打造,校园内雷锋元素抬头可看,驻足可观,成为亮丽风景线。
学校精心筛选学习内容,主动到有创建经验的单位考察学习,多方面搜集素材,结合本校实际利用校园网、微信、广播站等平台对雷锋生平、雷锋事迹、雷锋日记、学雷锋楷模进行宣传。为所有班级配发《雷锋》杂志等学习资料,各班级设立“雷锋书角”,教师将雷锋精神融于课堂教学,学生耳濡目染中加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设计开展多样活动,让学生融入雷锋精神学习、感悟、传播、践行全过程。如每周三晚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精神系列影片,倡导各班级制作学雷锋黑板报,进行“知雷锋、学雷锋”手抄报评比,各班级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团课组织学生交流学雷锋心得体会。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们学雷锋事迹、悟雷锋精神,把握雷锋精神新时代内涵,在全校形成“知雷锋、讲雷锋、学雷锋”浓烈氛围。
践行雷锋精神 以匠心育匠才
为更好践行雷锋精神,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校师生积极行动,以螺丝钉精神为主线,掀起学雷锋热潮。
从我做起,人人都是螺丝钉。全员践行雷锋精神,领导班子以身作则,深入一线,落实20条为民办实事项目。教职工立足岗位学雷锋,关爱学生、苦练业务,9名教师在省市公开课比赛中获奖,暑假54名班主任走访困难学生270余人。全体学生立志成才学雷锋,2021年度有34名学生获省市表彰,有16名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奖,在海尔、海信等4家大型企业实习综合评价中名列前茅。
校园内外,处处可为螺丝钉。学校创建“全国雷锋学校”以来,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重要指示精神,在校园、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40余次。师生利用所学所能为老人送慰问品、表演文艺节目,为社区居民维修电器、维护保养汽车、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为包联乡村清理街道20余条,到荒山义务植树300余株,年内40余人次义务献血15000毫升,让雷锋精神处处开花。
矢志不渝,做永不生锈螺丝钉。学校与时俱进,结合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培育,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学、做、悟”结合,使每一名师生都成为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受益者;通过建章立制使创建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将学雷锋活动成效纳入文明校园创建考核、年度目标考核、师德师风考核,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学雷锋标兵及时表彰鼓励。
荣获“雷锋精神进学校优质项目奖”是肯定也是鞭策,日照市工业学校作为全国首所中职类雷锋学校,将肩负起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一如既往地把雷锋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雷锋精神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