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评论员
聚才成势、聚智兴业。当前,岚山正处在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关键时期,要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构建“引用留用”人才生态圈至关重要。
构建人才生态圈,要提升“引”的质效。精准招引才能最大程度提升人才质效。要深入实施“凤栖岚山、智汇钢城”工程,突出产才融合导向,精准引进契合发展需要的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团队、科技创新人才、青年人才和海外人才。要实行“人才强医”战略,加大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力度,精准引进教育、卫生等优质人才。要常态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完善“以赛代评”选才机制,实施优秀人才“回岚计划”和校园专场招聘,开展人才亲情旅游,让更多青年人才汇聚岚山。
构建人才生态圈,要搭建“育”的载体。人才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要加强领军型、成长型企业家培育,全面提升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着力打造更具岚山特色、更具优势的人才培育体系。要实施蓝领人才技能培养提升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深化“青蓝工程”“名师领航工程”“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要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政治素质高、有管理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
构建人才生态圈,要拿出“留”的诚意。木茂鸟集,水深鱼聚。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让人才“安家落户”。要持续推进现代化海滨城市、精致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各类展览、会议、文旅康养等活动,打造良好集聚环境。要全面落实“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人才贷”工作,探索打造人才金融生态圈,创建高标准人才服务品牌。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优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关怀。要讲好人才故事,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真正让在岚人才“得荣誉、有地位、受尊重”。
构建人才生态圈,要创新“用”的机制。以用为本,才能让各类人才竞显其才。要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优化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潜力。要尊重成长规律,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健全公平分配、合理流动等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聚力打造人才新高地。
海阔心无界,山高人为峰。建广阔平台,聚天下英才需要全区“上下一条心”同向发力,拿出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以“人才出彩”成就“城市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