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近年来,岚山区岚山头街道既注重力量下沉、夯实根基,又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理,积极进行基层治理的新探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逐步形成了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主线的基层治理模式,用党建这枚“绣花针”,穿起了基层治理千条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一、党建引领“全覆盖”,破解纵向治理“无抓手”难题
推进党的组织全覆盖。成立社区网格党支部、专属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选聘楼栋长,理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架构体系。推动人员力量全覆盖。依托双报到,建立在职党员到网格报到服务机制,推动不少于60%街道机关干部下沉网格,招聘专兼职网格员,建立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网格“1+1+N”工作联动机制。推动阵地建设全覆盖。建设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各类睦邻点、服务驿站,聚力打造“10分钟党群服务圈”,实现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全覆盖。以文“化”人促和谐。“党建+”文化阵地将社区治理效能推向纵深层次。
二、多元共治“一盘棋”,破解横向联动“独角戏”难题
建立“全科网格”服务机制。将党建服务、民生保障、社会事务等9大类111项服务事项下沉网格,设置“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窗口,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完善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在每个网格成立书记工作室、红色物业议事厅,定期开展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集中力量破堵点、化难点。建立“网格吹哨、街社报到”机制。发挥党组织中枢作用,网格员发现问题及时吹哨,街道社区接诉即办、快速响应。今年以来,街道共收集发现问题17361条,解决矛盾纠纷17247起,受到群众广泛好评。红色物业精准自治机制。全面建立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联动机制,成立物业企业党支部,探索开展“国企+社区”红色物业服务模式。社会组织有效辅治。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制,每个社区每年拿出不少于5万元的资金,用于社会组织孵化工作。
三、管理服务“全链条”,破解服务群众“一公里”难题
强化一网统筹、多网融合,将党建、综治、信访、卫建、应急、金融等部门资源整合到一个网格,建立“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的工作格局,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承担的便民服务项目下沉。在金牛岭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便民服务”的14个服务窗口,高标准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便民农贸超市、城市书房等6个中心,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服务平台“信息化”,破解社会治理“卡脖子”难题
打造智慧系统,数字助力社区网格治理。探索实施“互联网+”在城市基层治理的应用,打造智慧社区系统,建立了集高速宽带、视频监控于一体的智慧社区“云平台”,开设智慧党建、智慧安防、智慧网格、智慧康养、智慧渔船等九大板块,让社区治理更智慧。
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定盘星”的重要作用,保证战斗在前、冲锋在前、引领在前。一是要抓住党建引领的基本路线,不断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二是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群众搞好服务、多办实事、破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注重广泛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多管齐下、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四是以信息共享为目标,不断升级智慧共享的信息体系。(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岚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