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段日照渔家文化历史的佳话
——《<日照渔家文化>评论集》序
图片

  许家强
  与滕怀森先生是忘年交的朋友。
  直到为滕怀森先生组织《日照渔家文化》研讨会之前,我一直没有意识到怀森先生居然大我20余岁,此前读他的作品,也读到简历介绍,但从没有明确的年龄意识,直到在研讨会上为怀森先生作介绍,才陡然间感觉到数字的差距。
  也因此对怀森先生敬意更深。
  认识滕怀森先生,是在十多年前,当时市政协组织编纂《山东区域文化通览·日照卷》和《日照文化简史》两书,由时任市政协主席李守民亲任主编。在李主席的安排调度下,时任山东省史学会副会长、日照市史学会会长、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世群负责具体人员组织,十位日照市最卓有成绩的文史专家被选拔出来,历时一年,完成了这部日照历史上的第一部文化通史著作,滕怀森先生便是执笔的十位文史专家之一。我很荣幸忝列其中,作为全书的编审,与每一位专家都有长时间的交流。
  十位文史专家,年龄最小的也大我接近20岁,与各位先生相处久了,便感觉不到滕怀森先生的年龄有多大。怀森先生浓眉大眼,乌发浓密,说话中气十足,开朗豪爽,我与他相见时的第一感觉便是一见如故,感觉中也就是大我十岁八岁的大哥,从没有再去想过年龄。
  也不仅仅是外貌性格,怀森先生一生杏坛执教,春风化雨,哺育弟子无数,不只是以学问育人,他自己便有着极强的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对时代新潮种种绝不陌生,也绝不排斥,这让他的学识和思想始终保持在时代的前列,也让他的学问储积,以及表述这种学问储积的文字写作,都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毫不陈旧、毫不生涩,魅力充足。
  这便是我与怀森先生一见如故、十余年来一直作为忘年交的朋友时常相聚交流的原因,也是《日照渔家文化》面世即大受欢迎、居然两度脱销的原因。
  写作《日照文化简史》时,滕怀森先生负责的便是渔家文化板块,审读书稿之时,我与先生多次交流,先生不厌其烦,条分缕析,由古代至今天,由日照至他域,对沿海渔家生活习俗及文化养成如数家珍,介绍、分析、评价均头头是道、鞭辟入里,每次听过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与朋友谈及这一段经历时,我曾多次感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日照能有滕怀森先生这样的地方文史专家,实是日照之幸,也是我们这些晚生及后人的幸事。
  这话绝不是恭维,滕怀森先生对日照渔家文化的贡献独一无二并且难以复制。原因很简单,随着乡村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海洋捕捞业的现代化,曾经千年流传的古老的海洋生活习俗,在近几十年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无法逆转的变化,中年以下的沿海村民以及居住者,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与可能再去生活的现场(而不是表演的现场)了解,更没机会长期生活于那些传统习俗之中,那种生活环境与场景已经一去不返了。而在中年以上(60岁以上,因为只有这个年龄,其成长历程才是完整地处于传统渔家文化风俗环境中)的日照沿海渔家生长起来的渔民后代中,也许并不缺乏可以执笔为文的人,但像滕怀森先生这样,孜孜矻矻、笔耕不辍,一点点将之记述下来、还原出来,有条理成系列地整理成书,除怀森先生之外,尚未见第二人。随着时光的推移,也已经难有可能再出现第二人了。
  就这个意义来说,滕怀森先生对日照渔家文化的记录、整理,并且出版成专著,其于地方文化、风俗、历史之贡献,给予再高的评价也不过分。
  很多可以称为文化的地方生活风俗记忆,正是因为没有相应的、适合的人去记录、去整理、去推广,才会一点点一次次遗失在历史长河中,时光冲刷之下,踪迹无存。而日照渔家文化,赖有滕怀森先生这样的文化人的存在,便可以永远镌刻进历史的记录册中,虽历千秋万代,依然可以成为后辈子孙追仰先祖的宝贵资料。
  从第一次认识滕怀森先生,到成为《日照渔家文化》最早的读者,怀森先生为人的淳厚、为学的谨严、待事的豁达、处世的纯朴,都让我深为敬重。《日照渔家文化》出版之后,一纸风行,写作地方文化风俗的专业著作,居然可以畅销万余册,两度脱销,实可见出怀森先生的付出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向先生表示祝贺的同时,为先生之书组织了研讨会。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同仁们纷纷以文字的形式,写下了他们对《日照渔家文化》的阅读心得以及对怀森先生的认识和敬意。现将评论文章汇编在这里,从地方文化,从渔家风俗,从日照历史等多个方面来看,都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是为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海曲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段日照渔家文化历史的佳话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