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林瀚 通讯员 王建炜
一块钢板,变薄、变轻的同时,强度还要变得更高,能实现吗?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家电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对零部件用材提出了节材降本轻量化的各种新要求。在拥有2500万吨钢铁产能的岚山区,钢铁蝶变的“集结号”,正从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处频频传出。
今年年初,随着76吨0.38毫米×1600毫米冷轧高强家电外板在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试制成功,这个问题有了确切答案。
0.38毫米×1600毫米——— 是该公司跟随市场信号,不断探索技术极限取得的,将家电外板厚度在原来基础上降低11%,并使得产品一次试制成功,该项尝试再次突破技术局限,领跑行业水平。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下瓷器活,只有把内部的功课做好了,在抢订单时才会有底气。”该公司科技质量中心钢铁研究院副主任李洪翠说。
在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冷轧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各种机器高耸林立,一卷卷冷轧镀锌板经过复杂的生产工艺不断走下生产线。这些镀锌产品主要供货于海尔、美的等品牌用于家电生产以及汽车行业。
“常规镀锌产品的锌层厚度一般在基板厚度的5%以下,而用户要求达到11.4%以上,工艺控制难度非常大。”冷轧厂生产技术室主任查凯介绍。面对用户对镀锌产品性能的苛刻要求,山钢集团日照公司镀锌团队迅速行动,创新采用接触式边部挡板生产模式,顺利完成产品订单。
把技术难题留给自己,把优质产品交给用户。山钢集团日照公司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顶梁柱”。
搞好“质量关”的同时,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又大步流星地走向“速度关”。
“薄规格产品的交货期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冷轧厂党委书记、经理徐卫国说,“效益是第一位的,我们的生产节奏要力争做到‘随市而变’。”
为此,冷轧厂充分发挥冷轧产品贡献高、创效能力强的优势,全力抓好极限薄规格产品的生产,10毫米以下薄规格入库量、发运量均屡次创出新高,并通过建立内部四级市场,推行新产品订单评价和营销评价制度,交货日期由原来的50天缩短为30天左右。
蝶变正当时,钢铁之美,正越来越深刻地呈现在岚山大地,持续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