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通讯员 李慧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分局获悉,今年1至6月份,山海天入海河流两城河总氮均值较2020年同比改善2%,水质指数较2022年同比改善26%。总氮排放削减(控制)是推进近岸海域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基础性工作。山海天以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高位部署+通报督改”,促排查整治合力。山海天坚持高位推动,将总氮治理工作与湾长制、河长制有机结合,印发《汛前入海河流总氮反弹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个街道、5个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将总氮排查工作融入日常巡湾、巡河中,提升治理效率。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纠,每周汇总通报排查及清理整治情况,清理整治快速推进。
“资金保障+工程建设”,提供治理“动力”。山海天投资7630万元建成两城河口湿地修复工程,投资约1.5亿元建成龙山湾修复工程,修复、新建两城河口湿地生态护岸1730米,生态绿道6995平方米,种植滨海植被1.3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5.5亿元,改造扩建山海天污水处理厂,建设两城污水处理厂、秀水河污水处理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3.8万吨。积极对上争引,建设两城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两城河流域金银河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有效提升了总氮治理能力。
“加密监测+溯源排查”,为整改“依症开方”。除重点点位问题排查外,山海天在充分密切关注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降水情况、流域常规采样,围绕主要入海河流两城河对其上游重点支流、重点点位开展加密监测。今年以来,徒步巡河30余公里,总氮加密监测已采样30余个,监测情况及时通报属地街道,让数据支撑成为治理解决之策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