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产业“牛”起来 日子有奔头
  

全媒体记者 林瀚 通讯员 相云
  处暑时节,走进坐落于岚山区碑廓镇马家岭村的鲜纯牧业,一排排现代化钢结构奶牛棚整齐排列,一头头耳朵上戴着专属电子档案的奶牛膘肥体壮,吃完精心搭配的配方饲料,悠闲地散步到挤奶大厅。
  宽敞明亮的挤奶大厅里,一台80位转盘式挤奶机缓缓转动,奶牛们有序地排队步入挤奶台。10分钟后,完成挤奶程序的奶牛自行走下机器,返回恒温牛舍。挤出的牛奶通过密闭管道输入贮奶罐进行冷却,等待着进一步加工。
  “整个流程下来,只需五六名挤奶工在现场,消毒、套杯、巡杯,每天有6000多头奶牛在这里完成3次挤奶,每头奶牛每年可产奶11.5吨,”鲜纯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源源不断地为大众提供优质奶源。
  日照鲜纯生态牧业,是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有奶牛存栏1.5万头,日产鲜奶200吨,通过引进国外优质奶牛品种,牛奶乳脂率得到提升,年产值4亿元,牧场规模位居山东省第2位。
  一杯奶能带动一个产业,更能造福一方百姓。
  如何精准挖掘项目优势,让“牛”红利辐射全镇?“1+16+N”的乡村振兴区域共同体起了关键作用。
  “1”是“链主”日照鲜纯生态牧业,“16”是牧业周边的16个村,“N”是多种合作模式。鲜纯牧业围绕16个村庄流转的5000亩土地,与村联合社展开合作,将种植、农田管理、沼液还田、农机服务、物流配送等劳务交由村联合社托管,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实现区域联合、抱团发展。
  通过村企共建乡村振兴区域共同体,村联合社每年在土地种植方面可收入100万元,沼液还田方面收入120万元,均分到16个村,仅这两方面的服务,每村增收达到10万元以上。
  “把地流转之后,百姓生活舒服多了,村民每个月在附近打工能有四千多块钱的工资,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每年都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西辛兴村党支部书记姜峰高兴地说。
  一头“奶牛”带来的红利远不止于此:在岚山区黄墩镇,卫岗供应链服务基地项目已完成选址,计划明年开工建设;在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日照卫岗乳产品加工园项目将在今年11月底投产,半小时可将新鲜牛奶从牧场运到加工厂,方便市民喝上更新鲜更优质的牛奶。
  从最初单纯养牛向企业供应原奶,到如今打造从饲料的种植、奶牛的养殖到牛奶加工,从进口牛隔离检疫到牛肉的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日照鲜纯生态牧业以奶牛为发力点的产业链在一点点拉长,随着项目的依次落地,一头“奶牛”所带来的红利,正从村蔓延到镇并辐射到岚山全区。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产业“牛”起来 日子有奔头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