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明晓 报道
本报讯 手机点一点,蔬菜大棚能自动管控温度、湿度、水肥含量;鲜艳可爱的西红柿等蔬菜,一经采摘即可坐上运输轨道车轻松运输出棚……今年底,由招贤镇和日照盛润丽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招贤镇设施蔬菜产业园项目一期将投产。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在相家官庄村北的招贤镇设施蔬菜产业园项目工地上,挖掘机正在进行地基坑槽施工,运输车辆来往不断,钢架大棚开始搭建。目前,该园区一期18个高标准智能化日光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正在紧张压茬推进中。
“单栋温室大棚跨度20米以上、长度300米以上,是国内最大的蔬菜种植单体棚。光照、温度、湿度、水分、杀虫等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手机APP、大屏幕视频监控平台进行实时查看和管理。公司还建立统一营销体系,让蔬菜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更畅通,好菜卖个好价钱。”项目负责人柳君晓介绍。
据悉,招贤镇设施蔬菜产业园项目总占地1000亩,总投资2亿元,由蔬菜龙头企业北京盛润丽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生产高附加值绿色蔬菜,建成后将成为集科研、示范、生产、休闲观光与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
结合农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招贤镇设施蔬菜产业园集约发展高质高端蔬菜生产形态,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大棚、优质高效种植,推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蔬菜产业的应用,扩大高品质高附加值蔬菜生产。同时,将数字过程监管、数据收集分析运用于蔬菜质量安全把控,形成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农产品检测制度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耕种管收储运销“七统一”服务,产业园里租块地,村民就可“拎包开种”,一亩地一年的收益,能超过3万元。在此基础上,产业园还为周边农户提供育苗、管理、供应链等服务,变蔬菜种植业“低小散”为抱团发展、集聚发展,成为引领蔬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智慧农业典型。
产业园建成后,无论是刚摘的蔬菜,还是加工后的预制菜,都能从田间直达餐桌。产业园种植较普通模式,集约化程度提高了2倍,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50%以上,产量增加5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70%以上。预计园区年产绿色高档蔬菜1万吨以上,产值1亿元以上,年增效益3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每年为提供土地流转的相家官庄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