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作为高校教师,她致力于产学研合作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技术服务和技术专利为茶农增收累计2000多万元,带动周围村庄上千人就业。
作为科技特派员,她常年奔走在各个茶园,持续为茶企和茶农解决茶叶加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
她经常为茶企、高校等开展各种形式的茶叶相关培训与科普工作,累计受益人数20000多人。
她,就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技术系副教授梁青。
推进产学研合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看似柔弱,自有方寸。从教十六年来,梁青一直信奉把学术做在田野大地上,并笃行不怠。
一次,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的梁青被派驻到日照林苑茶业有限公司,在与企业交流中,她发现该企业用玉玲花苗木与生态茶园间作,颇有新意。该企业负责人提出开发玉玲花茶及其系列产品的想法,这让梁青顿时来了兴趣。
如果可行的话,此举不仅能填补日照在保健花茶市场的空白,还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生态茶园的附加值。
据了解,玉玲花树形优美,花似白玉,果似铃铛,开花香、挂果时间长,具有抗寒耐旱、根系发达、生长快等特点,是目前尚未在园林中应用而又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树种。
在生态茶园进行玉玲花和茶树间作,不仅能作为经济观赏林木,还能起到针对茶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作用;既改善美化了茶园生态环境,提升了茶叶内在品质,同时又能利用玉玲花的馥郁香气进行相关玉玲花茶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丰富日照茶品类,提高茶叶保健价值。
梁青带领课题组经过详细深入的可行性研究,申报了《玉玲花茶的加工与研发》项目,成功获得省科技厅立项。在梁青的指导和推动下,日照市林苑茶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玉玲花茶的研制与开发,并进行中试和成果推广工作。
“这个课题从申请到实验经过了两年多时间,但成果是令人欣慰的。后续如果市场推广成功,玉玲花茶加工项目按每亩产量80斤计算,合作社预计销售收入350万元,净利润可达120万元。该项目至少能带动农民就业100人,可带动农民增收达到300万元。”梁青说。
此外,该项目对林茶间作新型生态茶园建设、日照保健花茶生产、节能化生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日照绿茶品质,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梁青对这个课题的自信,还源自于其团队具有茶叶加工工艺创新的良好基础和实践经验。
梁青所在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团队与山东盛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围绕日照茶叶新产品技术开发以及夏秋茶高效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课题组首次对日照不同季节茶鲜叶的品质特点及其适制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北方茶叶新茶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梁青带领的研发团队先后获得了球型绿茶加工工艺、北方白毫乌龙茶加工工艺、饼型乌龙茶加工工艺和球型红茶加工工艺四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不仅填补了日照茶叶产品的空白,也为日照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梁青和研发团队还对研发的日照球型绿茶以及北方白毫乌龙茶的初制过程生化变化、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形成机理,以及产品香气成分等品质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完成了产品的定型。
自2022年至2023年,山东盛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日照、青岛地区的茶叶合作社、茶农和茶企生产了500公斤上述四种新工艺产品,新增销售收入大约320万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此外,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梁青先后联合日照市御园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圣谷山茶厂、日照市南湖马陵春茶厂等企业的技术能手和非遗技艺传承人,建设了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鲁茶技艺技能传承平台和名师工作室,以及日照市茶文化与产业研究基地。
工作中的梁青认真而执着。她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和茶场,进行教学创新、技术研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助推了日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乡村振兴,开展技术培训
2022年至2023年度,梁青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日照市茶产业服务团的一名成员,与日照市茶科所的专家们一起,深入茶企一线,忙碌于田间茶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和日照茶产业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次,梁青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东港区南湖镇的马陵春茶园,查看茶园的茶树育苗情况。
刚到茶园,梁青就发现茶苗出现了“掉黄叶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好判断。但对多年研究茶叶的梁青来说,这并非难事。经过一番诊断,梁青迅速找到了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她告诉茶园负责人,为防治叶枯萎病,需要保证苗床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适当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茶叶受到病害侵染的几率;可以用微藻肥配上菌种,以改善土壤结构,为茶苗提供养分。
马陵春茶园有着600亩地的规模,梁青与日照茶产业服务团的专家们每年都要往返多次为茶园“问诊”,指导茶树种苗快速繁育技术,帮助茶企建立抗寒茶树品种资源圃,指导企业进行生态茶园建设。她精心呵护着这些茶苗,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无法丈量她到底走了多少路,也数不清她脚上沾了多少泥巴,但她那专注的神情告诉我们,她乐在其中。
除了马陵春茶园,梁青还为周围许多茶园提供技术服务。在服务基层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农民的茶叶生产水平,梁青根据当地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
其中,她为日照市林苑茶业有限公司以及相关农业合作社进行玉玲花茶加工技术培训5次,为南湖马陵春茶厂进行茶叶加工技术培训5次,为山东盛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评茶和茶艺培训20余次。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开展线上咨询、直播以及微信服务功能,录制茶叶感官审评与品质鉴别相关的科技视频20余条,不断创新培训与指导服务形式。
2023年,梁青累计进行基层科技培训30余次,在线服务30多场,累计培训受益人员20000多人。
“小叶子,大民生,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我很荣幸能够成为日照市茶文化与茶产业研究的一员,也深感责任重大。”梁青说,“茶科技与茶文化是茶产业的一体两翼,我个人认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也是日照茶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在发展茶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进行产业链耦合创新,推动日照茶产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升级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升竞争力。”
如茶人生,自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