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钱玉军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依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新采用“飞地”模式,投资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食用菌出菇基地,共占地45亩,内设48个智能化菌菇生产大棚,以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对我们村来说,今后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用产业振兴吸引更多人才返乡,最终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说。
红泥崖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近年来,张守英带领村“两委”干部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决定种植食用菌。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红泥崖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特色菌菇种植。从试种羊肚菌、香菇开始,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管理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现在又发展到种植更高档次更高效益的“黄金耳”菇。在此基础上,尝试形成食用菌产业链,以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也吸引外地投资和返乡人才,形成积聚效应。
该村还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先行先试者,目前,该村互助养老模式覆盖全村所有75岁以上老人,全村140多位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统一供应的热乎饭菜。在红泥崖村示范带动下,全县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