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高
洛山樵牧
“莒州外八景”之“洛山樵牧”,洛山又作络山、落山。《重修莒志》载:“洛山高二十四丈,山上有洛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樵夫牧童踏着落日的余晖自山间归来,别是一番景致。
莒城北十五公里处,有山名曰“洛山”,《重修莒志》载:“洛山高二十四丈,北有洛水出青龙湖,南有古寺依山而建,时有樵夫、牧童牵牛荷担,夕阳余晖下自山间归来,景致美轮美奂。”“洛山樵牧”被列为“莒州八景”之一。
时代如长河,日夜奔腾。当我们拂去历史尘烟,徜徉在新时代的洛山洛水之间,一幅“美丽乡村”的七彩画卷如清风扑面映入眼帘,樵牧晚归的美丽传说与乡村振兴实践相依相融,移步换景,美美与共。
民近水居,村依山建。放眼青龙湖畔、洛山南北,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发展示范区已现雏形,沿青龙溪绿色长廊环线景观带建设拉开了新一轮林水会战的帷幕,村村通、户户通的柏油道路蜿蜒铺展通向村民家里、百姓心里;山村文体广场上,以“稻、黍、稷、麦、菽”为主题的“五谷粮囤”尽显丰收文化;再看洛山之上蝉噪林静,桃花灼灼,春来绿树繁荫,秋至层林尽染,常有护林员早出晚归,手持工具砍掉枯枝除草防火。他们不是“樵牧”的樵夫,而是一群退伍或复员的老兵。他们“退伍不褪色”,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守护着洛山,守护着绿水青山。他们踏歌而行的身影,仿佛落日余晖下“洛山樵牧”的现代版演绎。
十分美景八分绿,一川秀色山水依。如今的洛山之下、洛水两岸,人依田园,安居乐业,万物和谐……人们对秀美山川的珍视与保护、躬身力行的乡村振兴实践,正源源不断地接收到天地自然的丰厚回馈。